美國兩名太空員本來8天的太空任務驚變8個月,最近其中一名女太空員疑因攝取熱量不足暴瘦,憔悴皮包骨的模樣更惹來外界擔心!
8日太空任務變8個月
2名NASA太空員分別是59歲的威廉斯(Sunita Williams)和61歲的威爾莫爾(Barry Wilmore)。兩人今年6月乘搭波音「星際客機」(Starliner),前往國際太空站(ISS)執行原定只有8天的太空任務。不料,兩位因機械故障受困,被迫「遺棄」在太空。
威廉斯出任務前的狀態。X圖片
威廉斯出任務前的狀態。X圖片
女太空員近照曝光嚇壞人
最近,4名在太空站工作200天的NASA太空員搭乘SpaceX太空船「乘龍號」(Dragon Crew)返回地球,並帶來了威廉斯和威爾莫爾的近照。據悉,照片拍攝於9月9日,而威廉斯憔悴樣惹來關注!
威廉斯出任務前的狀態良好。NASA圖片
女太空人暴瘦「見骨」
威廉斯本來就瘦削的臉頰,現在明顯凹陷變成「錐子臉」,而她的身軀肉眼可見的消瘦了不少,雙手更已經是「皮包骨」狀態。其中一名直接參與威廉斯相關任務的NASA員工坦言,「看到這張照片,我倒吸好大一口氣。」。
威廉斯暴瘦樣。NASA圖片
設法助其增重
有印度血統的威廉斯身高近1.73米,開始執行任務時體重約140磅。截至本月8日,2名太空員已滯留天空站155天。換言之,兩人還需要苦撐3個月,等到明年2月才能回到地球。威廉斯的暴瘦情況實在令NASA醫生非常擔心,因此想盡辦法設法助其增重。
威廉斯暴瘦樣。NASA圖片
攝取熱量需為地球上2倍
據NASA消息人士透露,太空員因受到新陳代謝變化影響,每天攝取熱量需是在地球上的2倍,大約3500kcal至4000kcal,才能維持體重「熱量攝取不足,體重就會開始下降」。
消息人士指出,如今威廉斯無法維持太空人必須的高熱量飲食。為了增重,威廉斯每天需攝取熱量或高達5000kcal;而地球上的女性每天熱量攝取建議值是1600kcal至2400kcal。同時,太空員還要每天運動2小時以上,才能在零重力環境維持肌肉量與骨密度。加上,威廉斯熱愛跑步,所以她相對地消耗更多熱量。
威廉斯暴瘦樣。NASA圖片
女太空人肌肉流失更快
除了攝取熱量不足及運動量太大,威廉斯暴瘦的第三個原因是與生理特性有關。NASA研究指出,太空旅行對於女性的生理影響比男性嚴重,尤其是肌肉流失速度,令她們比男太空人更容易暴瘦。
NASA強調,國際太空站内所有NASA太空人均有接受例行醫療評估,所以不用太擔心威廉斯的體重問題。
劍橋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距離地球700萬億英里的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氣中,檢測到可能與生命相關的化學物質,這為尋找宇宙中生命提供了迄今最有力的證據。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K2-18b行星或存生物跡象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第二次在這顆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潛在的生命信號,引發了全球科學界的熱烈討論。儘管這一發現仍需要更多數據來進行驗證,但這可能會改變人類對宇宙生命的理解。
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尼庫·馬杜蘇丹(Nikku Madhusudhan)教授帶領團隊,利用JWST分析了K2-18b的大氣,發現了二甲基硫(DMS)和二甲基二硫(DMDS)等兩種分子。這兩種氣體在地球上主要由海洋浮游植物和細菌產生,暗示著K2-18b可能存在類似於生命活動的情況。馬杜蘇丹表示:「這些氣體的含量比地球上高出數千倍,如果與生命有關,那麼這顆行星可能充滿著生命。」他預測,在一到兩年內有望取得決定性的證據,確認生命的存在。
結果僅達到了「三西格瑪」 尚未達到科學界認可的「五西格瑪」
儘管這一發現令人振奮,研究團隊強調,目前的結果僅達到了「三西格瑪」(99.7%的信心水平),尚未達到科學界所認可的「五西格瑪」(99.99999%)的標準,因此無法正式宣稱發現生命。18個月前,團隊首次報告類似的信號時僅達到了「一西格瑪」(68%),受到了質疑,如今可信度有了顯著提升,但仍需要更多的觀測來確認。愛丁堡大學的凱瑟琳·海曼斯(Catherine Heymans)教授指出,即使數據可靠,這些分子也可能來自非生物地質活動,無法斷定其來源於生命。
對於K2-18b的本質和生命信號還存在著激烈的學術辯論
K2-18b的體積約為地球的2.5倍,環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其大氣缺乏氨氣,推測下方可能存在一個液態海洋吸收了氨氣,這對生命的存在是有利的。然而,劍橋大學的奧利佛·肖特爾(Oliver Shorttle)提出,如果其下方是熔融岩漿海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將大大減少。NASA的尼可拉斯·沃根(Nicolas Wogan)則認為,K2-18b可能是一顆沒有地表的氣態巨行星。這些分歧表明,對於K2-18b的本質和生命信號還存在著激烈的學術辯論。
韋伯太空望遠鏡解析了大氣的化學成分
JWST的強大性能是這一發現的關鍵。它通過分析K2-18b環繞的恆星穿過其大氣的光線,解析了大氣的化學成分,捕捉到微弱的生命線索。馬杜蘇丹表示,團隊在一次觀測中就偵測到了多種氣體,這讓他們感到意外。這項技術不僅為K2-18b的研究開辟了新途徑,也為探索其他系外行星的生命可能性提供了希望。
科學數據模擬K2-18b的樣子 NASA官網圖片
K2-18b可能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里程碑
馬杜蘇丹坦言,要確認K2-18b是否存在生命還需要時間,但如果成功,這將證明銀河系中生命的普遍存在,並回答「人類是否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生命」的終極問題。他說:「這可能是人類首次接近發現宇宙生命的轉捩點。」團隊正與其他研究小組合作,測試這些分子是否可以由非生物過程產生,力求排除所有可能性。
這一發現讓科學界和公眾對尋找宇宙生命充滿期待。隨著JWST持續進行觀測和數據收集,K2-18b可能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里程碑,開啟生命起源的新篇章。更多的進展可以關注劍橋大學和NASA的官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