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路政署:赤柱峽道近馬坑監獄路段恢復雙線雙程行車

社會事

路政署:赤柱峽道近馬坑監獄路段恢復雙線雙程行車
社會事

社會事

路政署:赤柱峽道近馬坑監獄路段恢復雙線雙程行車

2024年09月23日 22:51 最後更新:23:34

路政署表示,受山泥傾瀉影響而一度需全線臨時封閉的赤柱峽道近馬坑監獄路段,已於23日晚約9時30分在整項斜坡鞏固工程迅速完成後,全線開通,恢復雙線雙程行車。

路政署

路政署

路政署fb圖片

路政署fb圖片

政府將於5個水浸風險較高的低窪行車路段,推行涉水綫系統試驗計劃,以應對極端天氣下暴雨引致低窪行車路段水浸。

設於試點路段行車道旁的標誌牌。 政府新聞處圖片

設於試點路段行車道旁的標誌牌。 政府新聞處圖片

5個試點分別位於柴灣道迴旋處、黃大仙龍翔道近黃大仙廣場、觀塘道附近的翠屏道、何文田站對出的漆咸道北及大埔墟南運路鐵路橋底。有關路段的路面漆,將有紅色波浪綫及涉水綫字樣,旁邊有水位標尺,而行車道旁會豎立標誌牌。當積水觸及或淹沒涉水綫時,代表前方道路最低點的積水深度已達0.3米或以上。

設於試點路段的水位標尺。 政府新聞處圖片

設於試點路段的水位標尺。 政府新聞處圖片

渠務署亦將於試點路段最低點,設置水位監測設備「內澇監測器」,收集實時水位數據。當感測路面積水水位達預警水平,渠務署和路政署會派遣應變隊伍檢查及清理淤塞渠道。當積水深度達至0.3米時,現場會有臨時交通指示防止車輛駛入水浸路段,運輸署亦會因應交通安排發放消息,有需要時警察會到場協助。

設於試點路段最低點的水位監測設備——內澇監測器。 政府新聞處圖片

設於試點路段最低點的水位監測設備——內澇監測器。 政府新聞處圖片

「內澇監測器」體積有如手機大小,主要安裝在馬路旁邊,可監測10毫米至5米水深,誤差為1厘米,並利用4G網絡傳送數據,而監測器以鋰電池運作,每次使用大約1年,5個試點工程費用大約70萬元。   
  
路政署將於4月下旬開始,陸續於試點路段進行涉水綫警示標記設置工程,相關路段將分階段實施臨時交通安排。工程預期5月中旬完成,今年雨季後會檢討試驗計劃成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