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若想資助逃犯就不要回港

博客文章

若想資助逃犯就不要回港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若想資助逃犯就不要回港

2024年06月12日 18:20 最後更新:12月31日 16:14

保安局局長首次按《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憲報刊登公告,指明針對6名潛逃英國、涉嫌干犯危害國安罪而被通緝人士,包括羅冠聰、蒙兆達、劉祖廸、鄭文傑、霍嘉誌及蔡明達,施行多項措施,包括「禁止提供資金等或處理資金等」、「禁止與不動產相關的某些活動」、「與涉及有關潛逃者的合資企業或合夥相關的禁止」、「撤銷特區護照」、「(大律師)執業資格暫時吊銷」等。

這些通緝犯已逃亡海外,為何特區政府的打擊措施還要不斷加辣?

特區政府直指這些通緝犯潛藏英國,並在當地繼續公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勾當,並作出危言聳聽的言論,抹黑詆毀香港特區,並肆意勾結外部勢力包庇其惡行,因此有需要採取是次措施強烈打擊。即是你繼續顛覆,我繼續打擊。

通緝犯不在香港,這些措施是否只是發空炮?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明,相關措施會令任何直接或間接向有關潛逃者提供或處理資金、財務資產或經濟資源,或將不動產租賃予或提供予有關潛逃者,或向其租入不動產、與有關潛逃者成立合資企業、合夥關係的人士均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處監禁7年。

由鄧局長評論可見,這些通緝犯如有任何資產在香港,都會馬上被凍結。公告刊憲生效後,銀行要馬上凍結他們戶口,和他們有合資生意者要馬上停止運作,即使租用他們物業的租客都要馬上停租,訂閱他們網上頻道或捐款給他們的,亦應馬上停止,否則很易身陷法網。

其中特別要注意的是網上頻道。在6 人當中,羅冠聰有在網上經營Patreon頻道,而蔡明達和霍嘉誌則是Youtube頻道「升旗易得道」主持,「升旗易」相關頻道現在仍不時發佈影片。

行會成員兼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向媒體表示,訂閱相關頻道是提供資金,有機會觸犯法例,即使訂戶收看頻道的內容,也難以辯稱自己不知正在支持甚麼行為。他認為今次措施可禁止涉案人繼續獲取資金援助,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看看羅冠聰的回應,就知道針對措施有影響。雖然羅冠聰話他沒有特區護照,貌似輕鬆,但值得留意是他貼文後半部分指出,「其餘根據23條所訂立的措施,如令仍在香港的朋友感到擔憂,請以個人安全為首要考慮。在政治高氣壓中,希望大家依舊守望相助,即使無法公開支持、討論,亦請勿忘記,請勿失去是非之心。」連羅冠聰也不敢再叫人繼續支持訂閱他的頻道。

特區政府這次出招,有切斷在逃通緝犯資金鏈的實質作用。

有人話自己已移居海外,繼續付費訂閱這些外逃人士的頻道、繼續支持他們,沒有問題。

這些想法相當天真。在互聯網時代,一切行動都會留下數碼足跡。移居外國的港人繼續付費訂閱這些逃犯的頻道,隨時被特區警方偵知。由於已觸犯法律,若他們回港,有可能一入境就被拘捕。很多人移民之初滿心歡喜,但新鮮感過後,經過3、5、7年,面對生活壓力,就會想回流香港。甚至因為年紀漸長,在外國睇病艱難,也會想回港就醫。這樣問題就來了,如果長期付費訂閱逃犯的頻道,犯了香港法律,豈不是自斷後路?

流亡人士繼續顛覆香港政府,香港政府繼續打擊他們,也是合理賽果。不要以為這些措施只是說說那麼簡單,阿爺對一些反華政客作出反制措施,就令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連搵份好工也搵不到,因為不少美國大公司,多多少少也同中國有生意往來,結果不敢請被中國制裁的人士。雖然被制裁和被通緝,有本質上有區別,但說到反制措施的影響,被通緝的逃犯情況更加嚴重。

正常人應遠離這些通緝犯,才是明哲保身之道,否則最好不要回香港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有時看見一些街邊「反駁黨」的言論,會令人啞然失笑。

前人大常委譚耀宗講到中美貿易戰,提到「大家都記得韓戰的時候」,就有些「反駁黨」跳出來質疑,指韓戰時譚耀宗只有幾歲,那會了解韓戰。「反駁黨」執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歪曲搞大,覺得自己很聰明,這些人的問題正正是不看歷史,不了解歷史潮流發展的大趨勢,做擋住歷史巨輪的那一隻聰明小螳螂。

中美如今展開史詩級的貿易戰,互徵天額關稅,堪比真實戰爭。判斷一國戰爭的成敗機率,可以看看歷史往績。中共在1921年建黨以來,直接參與的多場戰爭,值得銘記。

第一,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的槍聲在1937年打響,國共放下分歧聯手抗日。當時,日本是一個新興的軍事強國,從武器裝備到軍事現代化水平,中國都是難以企及。這場戰爭美國遲遲未有參戰,直到1941年珍珠港受日本偷襲後才決定參戰,這次美國是站在中共的同一方。有人說,太平洋戰爭是靠美國兩個原子彈,投到廣島和長崎才可以結束。但試想一下,如果中國人不是頑強抗日,使日本在中國戰場消耗大量的軍力,而是幾個月之內就全國淪陷,日本佔領整個中國,成為其大後方,相信太平洋戰爭的歷史亦都可能改寫。

第二,國共內戰。二戰結束不久,國共內戰在1947年爆發。當時國民黨政府武器精良,無論在軍力或者裝備方面,都遠超共產黨,背後還有美國支持。但是中共就從東北打起,一直南下,最後渡過長江,席捲全國,在1949年10月建立新中國。中共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取得史詩級的戰果。

第三,韓戰。韓戰的情勢更加誇張,因為當時共產黨剛剛打贏國共內戰,元氣未復,新中國成立不久,國力未興。對方是美軍直接落場參戰,支持南韓政府,反攻北韓,在1950年年中,美軍在仁川登陸,擊退朝鮮人民軍後,美國第8軍團越過三八線,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毛澤東毅然決定參戰。當時全世界恐怕都是看淡中國的多,覺得中國沒有辦法打贏美軍的鋼鐵雄師。結果韓戰3年,打得美軍灰頭土臉,最後在1953年簽下停戰協定。

第四,越戰。60年代的越戰,美國支持南越政府,中國支持北越政府。1965年6月9日,第一批中國志願部隊——中國志願工程第二支隊開入越南,中國支援部隊援越抗美軍事行動由此拉開帷幕,大批部隊參與越戰。結果美國深陷越戰的泥沼,中國援越抗美參戰部隊1973年8月全部回國。美國最後在1975年倉惶撤退,越南战争结束。

第五,自衞反擊戰。1972年尼克遜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當時中蘇交惡,中國和美國有蘇聯這個共同敵人,中國屢受越南侵擾,幕後就是蘇聯在搞鬼。蘇聯和越南嘗試推動亞洲集體安全體系,越南又入侵柬埔寨,鄧小平決定開戰。這一仗戰情慘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攻佔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鎮,一個月之內便宣佈取得勝利,凱旋撤退。這一仗反而是中美在同一陣線,不過美方並無參與,只是精神支持。

以戰果論,中國打贏5場重大戰役,打贏慘烈的戰爭,建立強大的國家。在這5場戰役當中,有兩場美國是跟中國同一陣線,但美國並沒有直接派兵支援。有3場美國則是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其中有兩場戰爭,特別是韓戰,美軍是直接落場跟中國主力對壘。但是3場戰爭,強大的美國都敗給中國。從戰爭的歷史,看中美對壘的往績,誰勝誰負,不言而喻。

中國能打贏這5場戰爭,有3個關鍵。

一.   中國有爭取民族獨立、安全和發展的堅定意識形態。誰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存,就是我們的敵人。二,中國人有堅強意志。中國有五千年文化,當中歷經苦難,走過飢荒戰亂,中國人有吃苦犧牲的精神,就是長期作戰最重要的韌性所在。三,中國共產黨有堅強領導。中共的高明戰略決策能力和強勁的組織力,是戰勝多場戰爭關鍵中的關鍵。

每一場戰爭,當中每一個重大決定,都像一場淘汰賽一樣,走錯一步,馬上出局。要每一步都走對,才可以從死人堆中走出來。香港有些人並不愛國,但是他們都要多讀歷史,看看中美博弈的往績,不要走在歷史錯誤的一邊,否則必定粉身碎骨。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