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恒地若干新界地被政府收回 料獲稅前盈利約31億元

錢財事

恒地若干新界地被政府收回 料獲稅前盈利約31億元
錢財事

錢財事

恒地若干新界地被政府收回 料獲稅前盈利約31億元

2024年06月03日 08:31 最後更新:08:31

恒基地產(00012)公布,若干新界土地將被政府收回,按可獲現金補償計,預期約獲稅前盈利31億元。

涉及土地包括按5月31日(上周五)憲報所載,將收回用於洪水橋及厦村新發展區第2期發展的土地。

恒地在上述收回土地中,將被收回洪水橋位於新發展區內總面積約350萬平方呎土地,以憲報所載現金補償每平方呎1114元計,恒地預期可獲現金補償約39億元。

另外,恒地於今年4月亦被政府收回粉嶺及古洞北新發展區約145萬平方呎土地,恒地將獲現金補償約18.6億元。

換言之,恒地從上述土地收回,預期將共獲約57.6億元現金補償。若收回土地法律手續於年底前完成,恒地預計將錄得合共收益並列為基礎稅前盈利約31億元,於今年度入賬。

洪水橋5幅商業用地原址換地申請,原定接納包括補地價的基本條款建議期限,由3月底延長至今年底。

市場資料指,有關商業用地涉及逾百萬平方呎,由新地(00016)及恒地(00012)持有,將用作商業發展用途,涉及近千萬平方呎。

恒地執行董事黃浩明接受訪問時表示,延遲補地價是好事,又說從善如流。他相信,需要時間處理及有過程,又相信政府亦積極研究,例如住宅比例、分期發展等。

黃浩明指,限於一定時間內興建數百萬呎寫字樓樓面,令業界有所關注,業界現時似乎認為未必有需要立即發展寫字樓,長遠可能另有想法,而長遠當經濟好轉,配合前海及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可能亦有需要發展寫字樓部分。但他認為,時間上是否可以寬鬆些,先興建一部分,而部分遲些發展,長遠仍能達到規劃目標。

被問到原址換地商業用地的住宅比例,應放寬至多少,黃浩明表示,每個人想法均不同,有很多方法可增加吸引力,從增加收入、減低成本兩個方向著手,但要留待政府研究,又認為政府需時研究業界提交的意向書。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