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喜瞻港台承擔使命

博客文章

喜瞻港台承擔使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喜瞻港台承擔使命

2024年04月27日 07:00

香港電台是公營電台,運作受《香港電台約章》規範,其營運之公共目的,是提供準確持平的新聞報道及節目製作,加強市民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從而增強市民對祖國的認同感。

可惜由回歸祖國初期到2020年,於資深傳媒人擔任領導期間,港台製作節目立場傾向偏頗,未能保守持平的原則,罔顧《約章》的合理要求。部分員工只顧强調編採自主,公營電台責任卻束之高閣。情況發展到此,特區政府決意作出重大改革,並從領導及管理著手。

因此,正本清源,政府再度委任第二位政務主任,擔當廣播處長一職,推動港台改革工作。打好年半的改革基礎後,再於2022年10月,將處長職務,交託給另一位政務主任張國財。

於今年龍年新春團拜致辭中,張處長在致辭開端,就說出港台的五大工作目標,也可說是五大使命:「凝聚香港、聯通世界、擁抱科技、致力創新、培育新人。」就著這五項港台團隊的重點工作,筆者為大家作出簡介。

港台全面革新,提五項重點工作。

港台全面革新,提五項重點工作。

首先,在凝聚香港這個主題上,港台現時與警隊關係良好,警隊更將《警聲直播》節目,交付港台定期播出。此外,港台上下一心,現時更擔任說好香港故事的角色,努力與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和監管機構合作,製作資訊節目,匯報各項香港成就。

第二,在聯通世界方面,可分海外國家和國內兩個層面。海外方面,於今年三月開始,港台推出一個與印尼國家廣播電台共同製作的印尼語節目,名為Halo Jakarta! Hello Hong Kong! 為本港印尼籍人士服務。至於國內方面,張處長親自率領團隊,到訪北京、長沙、廣州和雲南四個地方,與中央和地方廣播電視機構聯繫,同時亦多方學習,商討合作機會。

第三,談到擁抱科技這個使命,港台現時正在不斷學習,致力採用人工智能(AI)技術去製作節目,目標在今年推出用AI製作的手語節目旁述服務。同時港台亦探索延展實境(XR)的虛擬錄製技術,從而提高成本效益。

第四,在致力創新這個範疇上,港台與科技園及中大簽署合作備忘錄,港台開放節目檔案的數據庫,當中包括大量文字、語音及影像數據資源,從而推動跨行業的數據協作,釋放數字經濟的潛能。

第五,培育新人方面,港台透過經貿辦的幫助,在較多香港留學生地方,多做推廣宣傳,招募年青人才,成為數碼廣播年代的新血,建立優質的服務團隊。

正如某位立法會議員公開表示,港台在近年半以來,予人「煥然一新」的感覺。所指的就是,改革後的港台,有嶄新的面貌,能夠根據《約章》要求,履行責任,讓市民了解祖國,認同祖國。

港台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CCTV)有緊密聯繫,從而加強愛國教育內容。現時亦同時轉播CCTV及CGTN(中國環球電視網)共三個頻道,當中有兩個是英語頻道,讓香港市民可以知道,祖國在廣播網絡上爭取國際話語權的情況。

近年半以來,港台還有一項突破,就是全力推廣體育活動。除了常規的本地體育賽事外,亦爭取機會,轉播國際大型體育盛事。筆者期望,如果政府能夠增加適當資源,港台將來是有潛質發展為體育專台。

2025年祖國舉行全運會,已經決定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行。我們熱切期待,透過三地緊密合作,港台能夠為全運會轉播及節目製作做好準備,為全運會作出貢獻。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蕭楚基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廣州

本周復活節假期前,特區政府創新科及工業局與貿易發展局舉辦的國際創科營商周舉行,展開連串創新科技展覽和論壇,看到報章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接受訪問,提及人工智能(AI)在香港應用屬短板,香港以往錯過了發展創新科技機會,現在要追上,而在貿易戰愈演烈的艱難時刻,創新科技相信香港打開新的出路。

特區政府一直以來注重創新科技發展,香港科學園、各大學也有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的研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更提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當局在算力、算法、數據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未來沙嶺將發展國際數據園區,本港也成功研發香港首個語言大模型。

如何把AI落實到各行各業廣泛使用,是香港現階段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孫局長所說的「短板」。對具規模的機構來說,推動AI的使用較為容易,目前銀行、電訊公司等已有相當部份的工作由人工智能處理,醫療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醫療資訊的分析和預測,幫助醫生診斷,減省大量重複的行政工作。甚至飲食業,不少連鎖食肆都已使用手機掃描點餐,顧客由抗拒到習慣,對餐廳來說,減輕人手不足的壓力,還能利用 AI 技術,分析顧客的點餐數據,讓餐廳精準預備食材,飲食業使用人工智能也愈來愈普遍。

不過,對中小企業而言,真正落使用人工智能相信不多,這除了牽涉本的投資,也涉及人力的投入,市場有一些免費的人工智能模型,然而這也需要企業本身有人員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把這些模型應用到具體業務上。除了缺乏相關人才問題,不少企業也可能未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好處,也就沒有太大動力探索使用人工智能。

香港推動人工智能,似乎有碎片化的現象,大學和科學園有不少AI產品,但作為對科技認識不多的中小企,卻不知如何去找合適的模型,也不知要投資多少,會否遇上網絡安全問題。當局可考慮建構支援樞紐,設立專項基金資助企業升級轉型,推動人工智能在香港的應用。

創新科技不只是人工智能,本周的創新科技展覽展不少創科產品,貿易戰愈演愈烈,香港必須謀求更多出路,即使從事傳統的進出口經貿,也要不斷求變,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峰會中表示,中國政府將全力支持香港融入全球數字化發展,相信國家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特別是在應用方面。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左)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左)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

冀望當局政策更切實解決企業應用創新科技的痛點,企業本身也要跨出一步,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應用是大勢所趨,總要投入人力物力發展,才不會落後於人。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陳健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