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共和銀行倒閉,摩通接收存款及資產,這是美國兩個月內第三間倒閉的銀行,也是美國歷史上倒閉的第二大銀行。

第一共和銀行被摩通接收。AP圖片
在矽谷銀行早前倒閉後,第一共和銀行遭遇擠提危機,流失1,000億美元(約7,849億港元)存款。美國幾家大型銀行雖注入300億美元(約2,355億港元)出手相助,暫時遏制了美國銀行業的流動性危機和恐慌情緒,但最終仍未能助其逃過倒閉命運。

摩根大通以106億美元收購第一共和銀行大部分資產,並承擔所有存款。AP圖片
美國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DFPI)昨日(5月1日)宣布,當局已關閉並接管深陷財務困境的美國第一共和銀行,DFPI指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作為接管人,並將FRB全部935億美元(約7,339億港元)存款和大部分資產轉讓給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表示,地區銀行倒閉危機已基本結束,又認為美國銀行體系非常健全,目前的危機與2008年、2009年完全不同。他指,投資者仍面對聯儲局加息,並對房地產等資產影響所帶來的風險,銀行貸款仍將減少。
《金融時報》分析稱,作為美國最大的銀行,摩通掌握全美10%以上存款,當局通常出於安全考慮,禁止其收購另一間銀行,但監管機構可以在必要時取消上限。今次允許摩通出手,也體現美當局極力希望避免銀行業危機蔓延,提振市場對銀行體系的信心。
不過分析認為,聯儲局料會繼續加息平抑通脹,美國銀行業會面臨更大的高利率壓力。
達拉斯聯儲銀行前行長卡普蘭指出,更多中小型銀行或會在風險較高的商業地產貸款等領域面臨巨額損失,且沒有足夠資金緩衝,存戶的焦慮情緒也會加劇。卡普蘭擔憂,聯儲局日後或不得不降息應對銀行業危機,「恐怕我們未來會遇到一些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的事情。」
CNN認為,為防止另一家搖搖欲墜的銀行引發更廣泛危機,美國政府和金融業採取新聯合行動。這凸顯了美國內外對美國銀行業的擔憂,「並給拜登政府帶來了又一個取勝無望(no-win)的政治難題」。

矽谷銀行早前倒閉引發骨牌效應。AP圖片
與此同時,美國兩黨仍深陷指責遊戲,互相攻擊對方是造成美國銀行接連破產的「罪魁禍首」。
拜登政府和民主黨議員聚焦在特朗普政府於2018年通過的《多德-弗蘭克法案修訂案》,炮轟特朗普及共和黨人當時放鬆銀行監管。另一邊廂,共和黨人反擊指控,稱銀行破產的根源在於拜登政府領導不力、以及各銀行「管理不善,而非監管放鬆」。
CNN此前曾指出:「矽谷銀行的戲劇性崩潰肯定地證明了一件事——美國最大的系統性風險不在於其銀行體系,而在於其兩極分化的政治……若2008年金融危機重現,幾乎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美國支離破碎的政治體系屆時將能夠及時避險。」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