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人從何時開始過五一勞動節?

歷史長河

中國人從何時開始過五一勞動節?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中國人從何時開始過五一勞動節?

2024年05月02日 11:00

五一勞動節又名國際勞動節,以其起源在西方國家,且已成為世界各國勞工界爭取權益的盛事。爭取勞工權益又與近代工業的興起有關。傳統中國以農立國,工業規模並不大,且多以手工作坊為主,談不上要爭取甚麼勞工權益。不過隨著中國在鴉片戰爭中落敗,被迫門戶開放,外商來華設廠生產,加上洋務運動,最終使中國從傳統國家開始走上工業強國之路,並且開始過五一國際勞動節。

關於五一國際勞動節的起源,據說在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8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更多相片
1912年5月1日美國紐約勞工自發紀念五一勞動節。(網上圖片)

1912年5月1日美國紐約勞工自發紀念五一勞動節。(網上圖片)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勞動節紀念號》(7卷6號)。(網上圖片)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勞動節紀念號》(7卷6號)。(網上圖片)

1950年勞動節北京彩照,20萬中國人民一起歡慶節日。(網上圖片)

1950年勞動節北京彩照,20萬中國人民一起歡慶節日。(網上圖片)

五一勞動節宣傳漫畫 勞動節 (網上圖片)

五一勞動節宣傳漫畫 勞動節 (網上圖片)

在今天,「五一」已成為市民出遊的日子。圖為2020年5月1日的西貢碼頭。(資料圖片)

在今天,「五一」已成為市民出遊的日子。圖為2020年5月1日的西貢碼頭。(資料圖片)

1912年5月1日美國紐約勞工自發紀念五一勞動節。(網上圖片)

1912年5月1日美國紐約勞工自發紀念五一勞動節。(網上圖片)

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並公眾放假。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

至於中國人何時開始過五一國際勞動節呢?原來也不太遲了。1905年,孫中山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對「五一」節進行過宣傳介紹,當時翻譯為「萬國勞動者團結大示威」,成為最早的歷史紀錄。1918年5月1日,少數革命知識份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派發過介紹五一勞動節的傳單。根據事後共產國際《北京共產主義組織的報告》寫道︰「北京的人口不過93萬,可以大膽地說,有一半以上是遊手好閒的人……政治問題仍然不被重視。」「在清朝時有許多遺老遺少居住在那裡,他們利用與帝王的關係,繼續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現在還有將近20萬這樣的居民,由於他們的忠順,仍然不從事任何固定的職業。」「除了這些懶漢以外,還要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員,以及簇擁在他們周圍的各種寄生蟲。」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勞動節紀念號》(7卷6號)。(網上圖片)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勞動節紀念號》(7卷6號)。(網上圖片)

另外,以李大釗為首的共產黨人也開始從事勞工問題等研究。1919年3月9日,李大釗到唐山煤礦實地調查的工人生活狀況,寫成《唐山煤廠的工人生活——工人不如騾馬》,刊登在《每週評論》第12號上面。14日到16日在《晨報》上發表了《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我們要曉得痛苦的人,是些什麼人?痛苦的事,是些什麼事?痛苦的原因,在什麼地方?要想解脫他們的痛苦,應該用什麼方法?」向知識青年傳播先進的革命理論,促使一批先進的青年人集聚在李大釗身邊。5月1日,在李大釗協助下,《晨報》第7版「文化副刊」是「五一勞動節紀念」專號,介紹歐洲國際勞動大會盛況,號召中國工人階級與國際勞動組織接軌。這一天,淵泉(陳溥賢)、守常(李大釗)、一粟(高一涵)分別撰文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的起源和現實意義。李大釗在《五一節雜感》中指出,這是工人「直接行動」取得成功的日子。此文為幾天後爆發的「五四運動」及工人階級登上中國政治舞台,起到了巨大的動員作用。

1950年勞動節北京彩照,20萬中國人民一起歡慶節日。(網上圖片)

1950年勞動節北京彩照,20萬中國人民一起歡慶節日。(網上圖片)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蕩蕩地走向街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李大釗專門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五一運動史》,介紹「五一」節的來歷和美法等國工人紀念「五一」的活動,號召中國工人把這年的「五一」作為覺醒的日期。陳獨秀也為慶祝這個節日發表了《勞動者底覺悟》《上海厚生紗廠湖南女工問題》等重要文章,並且在上海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作了《勞苦者的覺悟》的演說,闡明了「勞動創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的觀點。

五一勞動節宣傳漫畫 勞動節 (網上圖片)

五一勞動節宣傳漫畫 勞動節 (網上圖片)

當天各地工人和知識份子共同集會。在上海,陳獨秀指導下,5000多名工人召開了由中華全國工界協進會等7個團體聯合籌備的世界勞動紀念大會,陳獨秀當選籌備大會顧問。紀念會上,各界代表發表演說,工人提出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教育的「三八制」要求,並高呼「勞工萬歲」「中華工界萬歲」等口號。

在北京,李大釗領導了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的紀念活動。北京大學學生在這一天罷課,校內召開了500多名校工和學生參加的紀念大會,李大釗到會講話。何孟雄等8名北大學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傳,散發《五月一日北京勞工宣言》,喚起工人為反對剝削、爭取自身權利而鬥爭,被巡警拘捕。鄧中夏到北京長辛店,向鐵路工人散發《五月一日北京勞工宣言》並發表講演。這是中國首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活動,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

在今天,「五一」已成為市民出遊的日子。圖為2020年5月1日的西貢碼頭。(資料圖片)

在今天,「五一」已成為市民出遊的日子。圖為2020年5月1日的西貢碼頭。(資料圖片)

不過「五一」成為法定假期還在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國務院的身前)規定5月1日為勞動節。至於香港,「五一」成為法定假期屬於1997年回歸後的事情。

中國著名紅色歌曲《東方紅》勾起老一輩人的回憶,「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歌詞更是深入民心,但對於《東方紅》的歷史又有幾人記得呢?

《東方紅》原是抗日戰爭時期,由陝北民眾根據陝北民歌《白馬調》創編的歌謠。其創作靈感來自1942年某日清晨,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眼前景象使李有源記得曾在筆記本上看到的「東方紅」三個字,於是便有後世的《東方紅》一曲了。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雖然《東方紅》距撰文時的2023年已有81年的歷史了,但其影響力至今仍然存在。它是中國國家重大事務活動的前奏,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它的樂曲聲中走進會場、主席台;它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伴奏,中國和世界人民在它的樂曲聲中知悉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在當年中國大地上,以「東方紅」命名的地名、企業、商標不計其數,例如東方紅幼稚園、東方紅鎮、東方紅拖拉機廠、東方紅自行車等等。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沒有哪一首歌謠能夠擁有《東方紅》的影響力,不僅使中國十幾億人對它爛熟於心,就連一些外國人士對它也耳熟能詳。1953年10月,日本西宮市「虹之會合唱團」的黑澤正之方等十九人給《東方紅》的歌詞作者李有源寄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附有一張他們演唱《東方紅》時的照片,信中寫道:「在遙遠的日本,能將你的優秀歌曲作為我們勤勞大眾的歌曲來歌唱,這真是我們欣喜非常的事。『東方紅,太陽升』,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歌曲,我們想,這也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歌曲……」。2008年11 月21日胡錦濤在古巴哈瓦那大學塔拉拉分校看望中國留學生,發表完熱情洋溢的講話之後,古巴領導人卡斯楚上台用中文高歌了一曲《東方紅》。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1942年初冬的一個清晨,《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正擔著一副桶進城。在他快到縣城時,忽然看見東方一片通紅,一輪紅日從雲層中磅礴而出,冉冉升起,那輪紅日,照亮了佳縣古城,照亮了陝北高原。他突然聯想到前些天,在縣務委員會事務秘書的筆記本上看到的「東方紅」三個字,他心想,此時此刻的壯麗景色不就是「東方紅」嗎?他心裡豁然開朗:毛主席不正是驅散黑暗,給人民帶來光明、帶來溫暖的紅太陽嗎?把毛主席比作太陽再好不過了。於是,兩句秧歌詞脫口而出: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他想,佳縣解放,窮人翻身,有吃有穿,全憑了毛主席,要不是毛主席領導,那會有我李有源的今天,那會有廣大貧苦人民的今天?他懷著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無比熱愛、感激的心情從心底又湧出一句詞:他為人民謀生存。

他邊走邊想著第四句詞,不知不覺中走到了縣委門口,忽見牆上貼著一條醒目的標語,「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救星」,這不正是他心裡要說的話嗎?於是就有了第四句:他是人民大救星。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這天夜裡,李有源心滿意足的把白天想好的四句秧歌詞寫在麻紙上。可唱了幾遍後,他又想:秧歌曲一般只在春節鬧秧歌時才唱。如果配上民歌曲調,不就隨時隨地都可以唱嗎?於是他為這段詞配上了當地流行的陝北革命情歌《騎白馬》的曲調,又根據陝北民歌將歌詞中的一句詞或幾個字作為歌名的習慣,把這首歌取名為《東方紅》。

於是經典歌謠《東方紅》就這樣在陝北張家莊村的土窯洞裡誕生了!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