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北約明年要提高國防開支目標 外媒:加劇其碎片化和對美國依賴

博客文章

北約明年要提高國防開支目標 外媒:加劇其碎片化和對美國依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北約明年要提高國防開支目標 外媒:加劇其碎片化和對美國依賴

2022年11月23日 12:15 最後更新:12:29

北約要求各成員國提高軍事開支。路透社22日報道稱,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近日表示,北約可能在明年舉行下一次峰會時,決定將國防開支目標定得更高。對此,有外媒表示,歐洲國防費用的增加,加劇了其碎片化和對美國的依賴。軍事專家也表示,歐洲國家提高軍費佔比勢必累及民生,給本就受疫情影響及能源上漲影響的經濟帶來極大負擔。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AP圖片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AP圖片

北約日前發佈聲明稱,將於明年7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峰會。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21日在訪問西班牙時表示,屆時或對軍費開支目標作出改變。他預計,即使原有2%(的目標)被保留,但這個數字也將是各成員國國防開支的底線而非上限。斯托爾滕貝格還說,談判將繼續進行,「這樣的目標會以某種方式增加,因為現在所有人都看到有必要在軍事上投入更多。」

早在2006年,北約各國防長就同意至少拿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用於國防開支。但2008年的金融危機打亂了北約增加軍費的節奏。2014年,北約各國承諾扭轉國防預算下降的趨勢,同意自2024年起軍費開支至少佔GDP的2%。

自俄烏衝突以來,許多北約盟國已經增加了軍事開支。路透社稱,斯托爾滕貝格說:「我不能告訴你,在制定未來10年左右的國防開支承諾時,我們的盟友將確切地同意什麼。但我預計,它會是對增加國防開支更強有力的承諾。」

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稱,根據北約今年4月發佈的報告,過去一年,北約30個成員國的軍費開支總體增加約2%。今年北約各成員國軍費開支總計約1萬億美元,美國佔比近70%。其他29個成員國正在逐步增加軍費支出,但大多數仍然落後於2%的承諾。

2022年,包括美國在內,僅8個成員國的軍費開支突破2%的門檻,上一年度有11個成員國達到這個目標。

「政治新聞網」歐洲版稱,北約歐洲成員國進一步增加了國防預算。法國的支出同比增長7.4%,目標是到2023年達到GDP的2%。而已經超過這條線的英國和波蘭正在尋求增加國防預算至GDP的2.5%和3%。比利時、荷蘭、羅馬尼亞以及波羅的海和北歐國家都宣佈將軍費支出增加到至少佔GDP 2%的計劃,而南歐和西歐的「落後者」也已加快步伐。西班牙的國防開支將「在未來幾年」達到GDP的2%,西班牙《國家報》稱,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根據規劃的時間表,這一目標最遲將在2030年實現。

AP圖片

AP圖片

此外,一心加入北約的瑞典則提前提高了軍費預算。美國《國家防禦雜誌》網站稱,瑞典目前的國防開支約佔GDP的1.4%。上屆政府曾誓言到2028年將國防開支提高到與北約門檻一致的水平。但瑞典新一屆政府19日表示,該國計劃提前到2026年實現這一目標。

隨著俄烏衝突局勢的變化,北約部分國家陷入「兩難」。美聯社稱,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向烏克蘭運送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和裝備,但北約國家已經耗盡了武器儲備。是繼續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庫存,還是留存武器以備自己的防務需要,讓不少國家十分糾結。

有分析認為,恢復武器庫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很多國家需要對基礎設施進行更多的投資。加上通貨膨脹和供應鏈不穩定推高成本,錢花在哪裡是個大問題。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表示,這些歐洲國家提高軍費佔比勢必累及民生,給本就受疫情影響及能源上漲影響的經濟帶來極大負擔。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稱,2%的目標更像是政治機制,並未考慮到真正的軍事需求。聯盟的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專注於2%的最低目標只會對北約造成嚴重損害。隨著俄烏衝突持續及北約國家民眾政治意願開始分化,專注2%的目標會削弱民眾對北約的支持。此外,「政治新聞網」歐洲版稱,長期以來,碎片化防禦一直是歐洲面臨的問題,而增加國防開支或加劇該困境,因為各國不協調的短期採購決定會對軍隊結構產生長期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說,俄烏衝突前,北約絕大多數國家並未落實將2%的GDP用於國防支出的承諾。但歐洲國防工業體系受制於美國這一現實,致使只要北約存在,歐洲各國即便增加國防費用,也無法改變歐洲安全依靠美國的局面。張學峰則表示,美國希望北約成員國提高國防開支,因為這將進一步對俄羅斯形成壓力,自己就可以在歐洲防務問題上少分些心思,把更多精力、更多資源投入到印太方向。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稅務局長又再換人!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預計由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接任,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該職位的人,亦是一周內第三次換人。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由馬斯克推舉上任的加里·沙普利(圖)擔任代理局長僅三天,就被總統特朗普撤換

原本由特朗普所提名的國稅局局長正式人選是來自密蘇里州的前共和黨眾議員比利·朗,但他尚未在參議院獲確認聽證,在他正式獲任命之前,其工作由代理局長代為執行,而今次再次換馬,不單反映特朗普政府混亂的一面,有分析認為,背後揭示了美國財長貝森特與馬斯克之間的權力鬥爭,而貝森特青睞人選最終獲特朗普支持,也被認為是特朗普和馬斯克關係進一步降溫的信號。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預計財政部副部長邁克爾·福肯德將成為今年來第五位擔任美國稅務局長之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場人事風波背後是貝森特向特朗普抱怨馬斯克繞過自己,推動沙普利獲得了這一職位的任命。事實上,雖然稅務機構應向貝森特匯報,但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通過白宮渠道強行推動了沙普利的任命,而沒有徵求或獲得貝森特的批准。

馬斯克和貝森特之間的不和於周四深夜公開。當時馬斯克放大了極右翼研究員勞拉·魯默(Laura Loomer)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篇帖子,談到貝森特與非營利組織「希望行動」(Operation HOPE)首席執行官約翰·霍普·布萊恩特(John Hope Bryant)的會面,該帖子指責貝森特與「特朗普仇恨者」勾結。馬斯克在轉發時寫道:「令人不安。」

美國財長貝森特

美國財長貝森特

本月初,在勞拉·魯默的影響下,已經有多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被清理。此前,她先是在網上攻擊了一些官員,然後前往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會面,並向他提交了一份她認為「不忠誠」的官員名單。但此次國稅局代理局長的任免問題上,特朗普決定站在貝森特一邊。

這一決定出現在馬斯克最近幾周在特朗普身邊出現頻率降低的背景下。有白宮官員表示,與特朗普在任的頭幾周相比,「馬斯克已經沒有那麽讓人頭疼了」。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並未直接回應爭端細節,但表示:「眾所周知,特朗普總統組建了一個充滿熱情的團隊。分歧是任何健康政策過程的正常部分,而且最終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是為總統服務的。」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並表示他相信馬斯克不久將回到自己的私人公司。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仍然公開對馬斯克表示友好,但他私下也承認馬斯克犯了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並非首次公開攻擊特朗普的顧問。在過去兩周內,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批評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