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首果斷反應抵讚 但財赤飆升須審慎

博客文章

特首果斷反應抵讚 但財赤飆升須審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首果斷反應抵讚 但財赤飆升須審慎

2022年09月24日 07:00

各方大聲呼籲放寬入境檢疫,以免香港失去優勢,特首迅速反應,果斷判斷,從善如流,確實抵讚,旅客入境由「3+4」,即3天隔離酒店加4天家居隔離,改為「0+3」,無須再住隔離酒店,改為3 天醫學觀察,大大減輕外國旅客的不便,相信對恢復與國際間的人員往來有一定幫助,太平紳士協會希望最後3日隔離都可以盡快取消,讓香港早日恢復常態。

港府宣布「0+3」,無須在檢疫酒店隔離,最早抵港第三天就可進入任何處所,冀有助吸引旅客回流。

港府宣布「0+3」,無須在檢疫酒店隔離,最早抵港第三天就可進入任何處所,冀有助吸引旅客回流。

根據港府星期五公布的新安排,海外旅客無須交48小時內核酸陰性檢測,快測陰性結果就可以,抵港後在機場進行核酸檢測後,會獲發黃碼,之後不用在機場等,便可以直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或酒店,無須留在機場幾小時等核酸檢測結果,如特首所說,可Test and go,無須test and hold,檢疫酒店取消,旅客可選擇入住自己選擇的酒店。

拿到機場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後,在家或酒店展開家居醫學監測,期間可自由外出,只是暫時不能進入餐廳酒吧等場所 ; 此時疫苗通行證是黃碼,來港後每天做快測,第二、四、六天做核酸檢測,若第二天核酸檢測陰性,到了第三天上午9時,黃碼就會為藍碼,這時可以到處去,餐廳、酒吧都無問題,第四、六天再接受核酸檢測,若是陰性,便完成所有檢疫程序。

這無疑較之前跨進一大步,最低限度海外人士來港前無須到處找做核酸檢測的地方,來港後第三天,就可以外出飲食,這是吸引海外人士來港很重要的部份,希望有助吸引海外賓客來港觀看11月的國際七人欖球賽,和國際投資峰會,新加坡同一時間舉行同類國際會議,還以無須隔離作招徠,擺明車馬向香港搶生意,聞說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親自向超過100位銀行家、基金經理和金融高層發邀請,真是一場硬仗。早前有流傳,海外金融機構高層或親身出席新加坡的會議,香港會議就以網上方式出席,放寬檢疫會否扭轉形勢,對11月的峰會出席率有幫助,很快便有分曉。

長遠而言,取消所有隔離措施,才是正確方向,現在的隔離檢疫措施,雖然是放寬了,但日本完全取消檢疫限制,現行措施更減低了港人外遊的成本,變相鼓勵港人外遊,星期五上國泰航空官網訂日本機票,要輪候18分鐘,日本機票炒高至1.2萬元,等於助長資金向外流走,香港需要的是吸引資金流入,冀望港府不斷檢討入境防疫政策,不要落後於人。

香港要為祖國發展貢獻一分力,就必須放眼世界,聯通國際,保持競爭力,太平紳士協會呼籲港府盡快走向「0+0」,取消檢疫隔離,香港才真正恢復活力。事實上,現時前往大灣區都有阻滯,若不免除檢疫阻隔,與大灣區共同發展進步,說了多年的大灣區發展機遇都只是空談。

星期日看到財爺陳茂波的網誌,預告2022至23財政年度的赤字將會超過1000億港元,接近預算案估計563億的兩倍,僅次於2020至21年的2325億赤字,財政儲備降至8000億邊緣,防疫措施的開支已經是天文數字,嚴重影響財政收支。

本港經濟倒退,近日社會冶安亦有轉差的跡象,有不少人為生活鋌而走險,犯罪數字明顯增加,這點值得多加留意;再者,在加息的陰霾下,股市樓市受到打擊,交投一潭死水,庫房印花稅收入大減,經濟逆境當前,港府支出宜審慎。

政府在落實新措施時不一定要額外增加支出,有不少民間組織都「幫到手」,如近期轟動社會的「童樂居」虐兒案,相關檢討委員會的報告,建議成立由太平紳士和社福界人士組成的小組突擊探訪,巡視院舍運作,太平紳士以往巡視監獄及覊留病房,確保沒有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多年來頗有成效,相信由太平紳士與社福界攜手突擊巡查,成本效益會較政府增聘人手處理高,其他政策範疇,港府亦可考慮是否有民間力量可用。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會長嚴玉麟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本周復活節假期前,特區政府創新科及工業局與貿易發展局舉辦的國際創科營商周舉行,展開連串創新科技展覽和論壇,看到報章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接受訪問,提及人工智能(AI)在香港應用屬短板,香港以往錯過了發展創新科技機會,現在要追上,而在貿易戰愈演烈的艱難時刻,創新科技相信香港打開新的出路。

特區政府一直以來注重創新科技發展,香港科學園、各大學也有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的研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更提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當局在算力、算法、數據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未來沙嶺將發展國際數據園區,本港也成功研發香港首個語言大模型。

如何把AI落實到各行各業廣泛使用,是香港現階段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孫局長所說的「短板」。對具規模的機構來說,推動AI的使用較為容易,目前銀行、電訊公司等已有相當部份的工作由人工智能處理,醫療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醫療資訊的分析和預測,幫助醫生診斷,減省大量重複的行政工作。甚至飲食業,不少連鎖食肆都已使用手機掃描點餐,顧客由抗拒到習慣,對餐廳來說,減輕人手不足的壓力,還能利用 AI 技術,分析顧客的點餐數據,讓餐廳精準預備食材,飲食業使用人工智能也愈來愈普遍。

不過,對中小企業而言,真正落使用人工智能相信不多,這除了牽涉本的投資,也涉及人力的投入,市場有一些免費的人工智能模型,然而這也需要企業本身有人員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把這些模型應用到具體業務上。除了缺乏相關人才問題,不少企業也可能未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好處,也就沒有太大動力探索使用人工智能。

香港推動人工智能,似乎有碎片化的現象,大學和科學園有不少AI產品,但作為對科技認識不多的中小企,卻不知如何去找合適的模型,也不知要投資多少,會否遇上網絡安全問題。當局可考慮建構支援樞紐,設立專項基金資助企業升級轉型,推動人工智能在香港的應用。

創新科技不只是人工智能,本周的創新科技展覽展不少創科產品,貿易戰愈演愈烈,香港必須謀求更多出路,即使從事傳統的進出口經貿,也要不斷求變,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峰會中表示,中國政府將全力支持香港融入全球數字化發展,相信國家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特別是在應用方面。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左)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左)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

冀望當局政策更切實解決企業應用創新科技的痛點,企業本身也要跨出一步,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應用是大勢所趨,總要投入人力物力發展,才不會落後於人。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陳健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