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抗疫還需特區政府火速配合

博客文章

抗疫還需特區政府火速配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抗疫還需特區政府火速配合

2022年02月19日 07:00

香港疫情爆發,每天個案數千,在這緊急關頭,國家主席習近平出手,發表講話,表示控疫壓倒一切,中央全力援港,首先要感謝中央在此關鍵時刻出手支持香港,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指示有關中央部門及廣東省抓緊提升香港核酸檢測能力,支援快速抗疫檢測包等物資,建社區隔離設施,保障鮮活食品等所有必需品供應,並選派防疫專家等赴港指導等。

如今中央牽頭成立中央有關部門、廣東省及特區政府組成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在香港抗疫工作瀕臨崩潰時,中央出手援助,就如打了一支強心針,首先中央支持已可令港人重新恢復信心,其次內地可在人手和物資方面支援香港 ; 第三是中央派出專家,指導香港抗疫工作。希望可以扭轉香港之前較鬆散抗疫方向,實現快速清零。

疫情衝擊下公立醫院瀕臨爆煲邊緣。

疫情衝擊下公立醫院瀕臨爆煲邊緣。

不過在感謝中央之餘,最大的問題是香港特區政府要火速配合。不知何故,特區政府由以往的高效政府,變成低效政府,疫情爆發前,並無為爆發準備預案。爆發後又顯得手忙腳亂,首先是檢測能力不到位,許多地方要強檢,但檢測能力追不上,變了要排3 小時甚至5 小時。政府為了減少檢測瓶頸,唯有修改強檢標準,愈放愈鬆,更採取派發抗原檢測包的方式。但派檢測包後因為快測可能有誤差,所以檢測包結果顯示為陽性的市民,仍到急症室等待複檢,結果逼爆急症室,甚至令等候入院的病人,在醫院停車場露天寒風中等候。過去不能想像這些畫面會在香港出現,怎料疫情壓垮醫院的狀況,在倫敦、紐約出現之後,就在香港出現。接著就是成千上萬確診者,政府不能安排他們到隔離設施或入院。只能在家中呆等,有個案因為居環境狹窄,感染了家人。

香港的崩潰是一環扣一環,而特區政府補救措施就往往落後形勢。現在中央支持來了,以內地的抗疫速度,一個城市爆疫,那怕幾十宗一百宗,已進入緊急狀態,輕者全區全市檢測,嚴重者全城禁足,全市進行檢測。很多大城市現在已每天可進行過千萬全民檢測,一兩個星期內就可以做完多輪全民檢測,快速清零。

我們深明內地城市有這樣的能力,若把這些措施引用來香港實施,加上搭建大量臨時方艙醫院,就可以透過全民檢測把確診人士找出來,隔離治療。

但即使在中央援助下,現在見香港的行動仍較緩慢,例如找隔離酒店也是一千、三千,追不到一天的確診人數,也未見有大量搭建方艙醫院的行動。傳聞進行全民檢測也要下個月才進行,未能快速推行。

內地已告訴香港他們成功抗疫的方法,若香港不能火速配合,很多事情都慢三拍,恐怕疫情還不能受控。所以我們感謝中央之餘,也要提醒特區政府,要改變做事方式,快速落實各種抗疫安排及設施,否則內地高效方法,經過香港低效過濾,就變成得物無所用,恐怕香港疫情還不能受控。

我們在這裏要衷心感謝中央全力支援香港抗疫,感謝日以繼夜緊守崗位的醫療人員及前線人員。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全力支持防疫抗疫工作,和市民一起,齊心抗疫。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本周復活節假期前,特區政府創新科及工業局與貿易發展局舉辦的國際創科營商周舉行,展開連串創新科技展覽和論壇,看到報章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接受訪問,提及人工智能(AI)在香港應用屬短板,香港以往錯過了發展創新科技機會,現在要追上,而在貿易戰愈演烈的艱難時刻,創新科技相信香港打開新的出路。

特區政府一直以來注重創新科技發展,香港科學園、各大學也有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的研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更提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當局在算力、算法、數據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未來沙嶺將發展國際數據園區,本港也成功研發香港首個語言大模型。

如何把AI落實到各行各業廣泛使用,是香港現階段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孫局長所說的「短板」。對具規模的機構來說,推動AI的使用較為容易,目前銀行、電訊公司等已有相當部份的工作由人工智能處理,醫療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醫療資訊的分析和預測,幫助醫生診斷,減省大量重複的行政工作。甚至飲食業,不少連鎖食肆都已使用手機掃描點餐,顧客由抗拒到習慣,對餐廳來說,減輕人手不足的壓力,還能利用 AI 技術,分析顧客的點餐數據,讓餐廳精準預備食材,飲食業使用人工智能也愈來愈普遍。

不過,對中小企業而言,真正落使用人工智能相信不多,這除了牽涉本的投資,也涉及人力的投入,市場有一些免費的人工智能模型,然而這也需要企業本身有人員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把這些模型應用到具體業務上。除了缺乏相關人才問題,不少企業也可能未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好處,也就沒有太大動力探索使用人工智能。

香港推動人工智能,似乎有碎片化的現象,大學和科學園有不少AI產品,但作為對科技認識不多的中小企,卻不知如何去找合適的模型,也不知要投資多少,會否遇上網絡安全問題。當局可考慮建構支援樞紐,設立專項基金資助企業升級轉型,推動人工智能在香港的應用。

創新科技不只是人工智能,本周的創新科技展覽展不少創科產品,貿易戰愈演愈烈,香港必須謀求更多出路,即使從事傳統的進出口經貿,也要不斷求變,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峰會中表示,中國政府將全力支持香港融入全球數字化發展,相信國家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特別是在應用方面。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左)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左)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

冀望當局政策更切實解決企業應用創新科技的痛點,企業本身也要跨出一步,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應用是大勢所趨,總要投入人力物力發展,才不會落後於人。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陳健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