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回國,舉國歡騰,慶祝一場對美國的勝利。內地普遍的總結是:一場用鬥爭贏取的勝利!不敢鬥爭,就不會有勝利
3年前,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制裁華為,叫加拿大拘捕孟晚舟,脅逼中國就範。
3年後,孟晚舟不認罪不賠款,平安歸來。
不要以為這樣很容易,在美國的長臂之下,拘捕的人還能這樣全身而退,孟晚舟還是第一人。
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當年在美國被判刑並坐了5年監,阿爾斯通公司付出7.7億美元,最後阿爾斯通公司被逼將世界領先的鍋爐業務出售給美國通用公司。這就是美國用起訴的手段逼害競爭對手的慣用手法,阿爾斯通案就是最經典的案例了。
但中國不是法國,法國政府讓步了,就是這樣的下場。中國拒不讓步,最後取得勝利。當然中國有實力、有意志,才可以堅持下去。
去年12月已傳出孟晚舟律師和美國司法部談和解協議,當時傳聞美國要求孟晚舟認罪和賠償巨款,孟晚舟不接受而拉倒。
如今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差不多完全達到中國的要求:
1. 孟晚舟不認罪,自然也不用賠款,不用服刑,甚至保釋金也不用交了,只是個人擔保。
這幾日傳出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時,就誤傳孟晚舟接受「認罪協議」,但事實上最後雙方只是簽了「暫緩起訴協定」。孟晚舟在紐約法庭上也清楚表示「不認罪」。
2. 孟晚舟的讓步是「對案件的事實陳述不提出異議」,相關事實陳述中,描述了孟晚舟在華為與伊朗的業務往來上誤導了國際金融機構。但大家記住,「對案件的事實陳述不提出異議」不等如認罪,打官司除了事實之外,還有很多角度去打,所以兩者並不相等。
這是一個各說各話的情境,美方話孟晚舟承認了欺詐的事實,中方可以說孟晩舟為不受無理的美國法庭起訴,就不去爭辯事實,只要不認罪便成了。
如果我是孟晚舟的律師,面對美國這種聲勢洶洶的對手,能爭取到這個種協議,95%達成孟晚舟的要求,已經是喜出望外了。
美國為什麼要接受這樣的協議,接近無條件放孟晚舟?
美國有求於中國。1. 美國想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協助控制局面,不要讓阿富汗成為反美恐怖份子的基地。2. 美國正面對滯脹的難局,因為疫情令供應鏈斷裂,肯德基因雞肉產品供應不足,出現「無雞可炸」,未來當然會出現經濟不前、物價飛升的難局。美國除了想中國保持貨品供應外,還想中國人民幣貶值,以減少美國的輸入性通脹。3. 想中國在氣候問題上俾面配合。
美國要求中國的事情多著呢,而且通脹問題開始緊逼。中方自然不會和你客氣,之前向美國提出兩條清單26件事,就要你一一找數,孟晚舟只是其中一件。
但美國作為超級強國,國力理應無遠弗屆,不抓捕你孟晚舟到美國下獄服刑,最後失敗收場,已經成為兩國國力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如果美國在阿富汗倉惶撤軍,為盟友帶來一個緊跟美國無好下場的教訓。孟晚舟事件就告訴世人,和美國對抗,狹路相逢勇者勝。
盧永雄
內地發展低空經濟走在世界前列,香港也在加快發展步伐,在這個全新產業裡尋找商機。
特首李家超本周四早上到科技大學出席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表示低空經濟潛力巨大,能夠提升城市管理和商業效率,亦能為市民帶來智慧生活新體驗,成為未來本地經濟的新增長引擎。
發展一些創新產業的時候,經常提到「監管沙盒」(Sand box),意思是指一個「安全空間」,在這個安全空間之內,政府和企業可以測試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各行各業都受不同法例規管,不過在低空經濟這種全新領域,連監管的法律都未有。如果等草擬好相關法律才可以進行試驗的話,相信都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何日,產品才可以推出市場。所以監管沙盒就等於一個特許的受控試驗場景,可以在法律法規還未完善之前,先行進行試驗。正如特首所言,這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代,大家要登高望遠,才會有看到天際的機遇。
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領導的「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早前審議了72個想試驗低空經濟項目的申請者,政府周四公布審批結果,並在科大的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上,安排了15個不同的展示區,展示不同的試點項目,包括無人機配送、建築保養、航拍、搜救等等,例如順豐速遞就介紹他們自行研發的無人機,可以用於城市間的貨物配送,也可以運送醫療用品到偏遠的離島,相比於傳統的貨車運輸效率更高。中電就介紹監察電纜狀況的超視距無人機,可以取代傳統的監察電纜健康狀況的方式,大大提升效率。
中國在多個新行業的發展極度超前,低空經濟就是其中一個領域。當外界以為低空經濟只是說無人飛天的士,其實相關產業有廣闊的空間,國家要全力進軍這個全新的領域。2021年2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國家規劃,標誌著低空經濟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把低空經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以來,全國有30個省份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多個城市計劃在今年打造涵蓋低空飛行路線、低空應用示範區等多個領域上百個示範項目,一些地方政府還專門成立產業及發展基金,為低空經濟產業提供資金支持。
中國現在擁有超過440條無人機航線,通訊業的5G-A、衛星通訊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亦都應用到低空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面。估計今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10年之後即是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這將是一個全新的龐大產業,各行各業都可以想象如何用好低空這個空間,去發展新的產業。大量的無人機配送,各行各業利用這個空間的賦能,應用場景將會是非常多樣化。
我在上海就參觀過美團一個示範點,就是一種半夜的送藥服務。美團在不同屋邨設置了美收發亭,即使到了半夜,藥房已經關門,也可以網上訂藥,然後由小型無人機送到你所住屋邨的收發亭,你就可以到那裡領取藥物。這是過去完全沒有想像到的一種新服務,亦是在低空經濟環境裡可以發展的新服務。
香港的法律法規比較嚴謹,好處是事事有法可依,壞處是速度很慢,特別在新行業發展上,更加被動。我們可以想像,未來國家即使是貼鄰的深圳,5年、10年後低空經濟已經非常蓬勃發展起來,香港如果不急起直追,對接內地的發展,就會錯失很多商機。目前特區政府開始全方位動起來,加快推動低空經濟。
香港的人可能不會留意,我們在創科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在研發方面。我們有5所大學是世界100強大學,很多外國的科研人員也喜歡到香港的大學做研究。我們不單可以發展低空經濟的各種類型產業,還可以吸納世界各地的人才,做這方面的研發。香港已經行出了第一步,未來要加快腳步,各個部門也應該要全力配合,打破思維框框,為發展這個新產業,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