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協議中美各自解讀 關鍵孟晚舟最終不以認罪方式獲釋

博客文章

協議中美各自解讀 關鍵孟晚舟最終不以認罪方式獲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協議中美各自解讀 關鍵孟晚舟最終不以認罪方式獲釋

2021年09月25日 14:04 最後更新:09月26日 08:35

被加方拘留超過1000天的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當地時間24日下午4時29分,乘搭中國政府的包機國航CA552航班,在溫哥華起飛,預計今晚9點左右到達深圳。

孟晚舟搭乘中國政府包機回國。AP圖片

孟晚舟搭乘中國政府包機回國。AP圖片

在與美國達成延後起訴協議後,孟晚舟獲加拿大法院終止對她的引渡聆訊,即時獲釋並可離開加拿大。她發表演講,感謝祖國和人民的支持,形容這是她走到今天最大的支柱。

更多相片
孟晚舟搭乘中國政府包機回國。AP圖片

孟晚舟搭乘中國政府包機回國。AP圖片

孟晚舟表示,相信黑暗中總有一線光明。AP圖片

孟晚舟表示,相信黑暗中總有一線光明。AP圖片

孟晚舟與國航合照。

孟晚舟與國航合照。

聲援孟晚舟的民眾在法院外展示標語。AP圖片

聲援孟晚舟的民眾在法院外展示標語。AP圖片

AP圖片

AP圖片

孟晚舟以不認罪的方式最終獲釋。AP圖片

孟晚舟以不認罪的方式最終獲釋。AP圖片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被中國拘押的兩名加拿大公民斯帕弗、康明凱正返國。AP圖片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被中國拘押的兩名加拿大公民斯帕弗、康明凱正返國。AP圖片

孟晚舟表示,相信黑暗中總有一線光明。AP圖片

孟晚舟表示,相信黑暗中總有一線光明。AP圖片

孟晚舟指,過去三年,自己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她來說是一個顛覆的時刻,但困難越大,成長越大。她說:「作為一個母親、妻子及公司行政人員,但我相信黑暗中總有一線光明,這是我生命中無價的經驗,我將永不忘記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祝福。」

孟晚舟與國航合照。

孟晚舟與國航合照。

她感謝加拿大人、家人朋友的支持,中國駐加拿大使館一直以來的支持,亦感謝律師團隊在艱難時刻一直努力前進,以及一路以來關心和幫助她的每一個人。以及中國及中國人民的支持及幫助。

聲援孟晚舟的民眾在法院外展示標語。AP圖片

聲援孟晚舟的民眾在法院外展示標語。AP圖片

孟晚舟週五離開加拿大溫哥華寓所,到律師行以視像形式出席美國紐約聯邦法院的聆訊,她被控銀行欺詐、電匯欺詐等罪。孟晚舟否認控罪,但與司法部達成延後起訴協議,將起訴日期延至明年12月1日,期間孟晚舟若遵守協議的條件,屆時美國便會撤銷起訴。

AP圖片

AP圖片

根據法庭文件,儘管孟晚舟在聽證上對她的銀行欺詐指控表示不認罪,但她對檢方有關這個案件的事實陳述不提出異議。孟晚舟在聽證上通過翻譯表示,就她所知,有關這個案件的事實陳述是真實的。她還同意她不會說或暗示暫緩起訴協議是「非自願的、不知情的或受脅迫的」,如果這樣做就違反了暫緩起訴協議的規定。

美國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的法官星期五下午批准了暫緩起訴協議,並簽署了讓孟晚舟以個人名義擔保而不必繳納保釋金的具結保釋令。這意味著美國政府針對孟晚舟的欺詐案實際上已經結束。

聯邦法院接受有關協議,美國同意撤銷向加拿大引渡孟晚舟的要求,代表孟晚舟的律師歡迎有關協議。加拿大法院同日就孟晚舟的引渡案舉行聆訊,代表政府的律師申請終止有關聆訊,獲法官批准,同時撤銷她的保釋條件,孟晚舟即時獲釋,毋須再接受監視居住。

法庭文件披露的協議來看,好明顯留有各自解讀的空間,美國官媒美國之音的講法是,儘管孟晚舟在聽證上對她的銀行欺詐指控表示不認罪,但她對檢方有關這個案子的事實陳述不提出異議,表明她承認在華為與伊朗的業務往來上誤導了國際金融機構。

報道引述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法院代理美國檢察官妮可·博克曼(Nicole Boeckmann)說,通過簽署這份暫緩起訴協議,孟晚舟對她在實施一項欺詐國際金融機構的計畫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負責。

「她在事實陳述中所作出的承認證實,在擔任華為首席財務官期間,孟就華為在伊朗的業務運營向一家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了多次重大失實陳述,以維護華為與這個金融機構的銀行往來關係,」博克曼在聲明中說。「孟所作出的承認證實了政府在起訴這起金融欺詐案中指控的核心——孟和她的華為同事對華為在伊朗的活動合謀欺騙全球金融機構、美國政府和公眾。」

孟晚舟以不認罪的方式最終獲釋。AP圖片

孟晚舟以不認罪的方式最終獲釋。AP圖片

不過,《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稱,祝賀孟晚舟女士重獲自由並將於今天晚上回到深圳。他表示,由衷為孟晚舟以不認罪的方式最終獲釋高興,是國家的力量最終塑造了這個結果。

胡錫進寫道:「過去的1000多天對她來說是顛覆性的,對國際關係來說也是顛覆性的。然而在中國政府的強大協助下,孟晚舟最終以不認罪的方式得以獲釋,這令人欣慰。與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當年在美國被判刑並受到5年監禁,以及阿爾斯通公司付出高額罰金、並被迫將核心業務出售給美國通用公司相比,孟晚舟和華為都幸運得多。」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被中國拘押的兩名加拿大公民斯帕弗、康明凱正返國。AP圖片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被中國拘押的兩名加拿大公民斯帕弗、康明凱正返國。AP圖片

胡錫進還表示,希望孟晚舟獲釋也是一個標誌性的進展。「希望它能對中加關係重啓和中美關係的鬆動都能起到一定作用。還有,希望這會帶來國際秩序的某種修復,今後再也不應有商務人士在國際旅行時出於政治原因被逮捕。」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4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佈3張圖片,並在帖文稱「太平洋上的中國禮物」(“A Gift from China” in the Pacific Ocean!)。該些圖片顯示,大量垃圾漂浮在海上。有媒體發現,這些照片根本是網絡上流傳多年的舊圖,而且當中有的根本不是太平洋,甚至有一張是P圖。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牛彈琴」認為特朗普應該就事件「公開、認真、鄭重道歉」。

「牛彈琴」星期一(4月28日)發文指,特朗普上載在社群平台上發布3張大量垃圾漂浮在海上的圖片,還特意配了一句話:「太平洋上的『中國禮物』!」,惟事實上3張圖片根本不是最近的照片,有的是陳年老圖片,有的乾脆就是P過的「冒牌貨」,批評特朗普口口聲聲最痛恨假新聞,卻完全無中生有栽贓陷害醜化妖魔化中國。

4月2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佈3張圖片並帖文稱「太平洋上的中國禮物」(“A Gift from China” in the Pacific Ocean!)。

4月2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佈3張圖片並帖文稱「太平洋上的中國禮物」(“A Gift from China” in the Pacific Ocean!)。

文章指,特朗普畢竟是美國總統,總統親自下場,其社群平台的內容吸引很多人轉發,而那3張照片,海上垃圾密密麻麻,看了都讓人觸目驚心。惟特朗普一下子就將矛頭對準中國,令人不禁心生疑問,他怎麼證明這些海上垃圾來自中國?質疑太平洋上那麼多島嶼,那麼多國家,中國海軍要走出太平洋,還要突破所謂第一島鏈、第二島鏈,這些垃圾為何輕輕鬆鬆就突破了?

果然幾日後,有內地媒體就以證據戳破了謊言,逐張指出3張照片的明顯「破綻」。

第1張相片據報是出自自然攝影師伊森丹尼爾斯(Ethan Daniels)之手。

第1張相片據報是出自自然攝影師伊森丹尼爾斯(Ethan Daniels)之手。

首先,第1張是出自自然攝影師伊森丹尼爾斯(Ethan Daniels)之手,這是他2017年7月上傳的照片,拍攝地點在印尼四王群島附近,即印尼東邊,相比菲律賓更東更南,與中國隔了很多個島嶼。

第2張圖片為水下攝影師卡洛琳·鮑爾(Caroline Power)2017年在Facebook發布。

第2張圖片為水下攝影師卡洛琳·鮑爾(Caroline Power)2017年在Facebook發布。

第2張則為水下攝影師卡洛琳·鮑爾(Caroline Power)2017年在Facebook發布,當時引發媒體廣泛關注。據其個人描述,圖片是攝於洪都拉斯北部羅阿坦島附近。《法新社》當時也訪問了洪都拉斯的官員,官員認為這些垃圾來自鄰國危地馬拉,垃圾太多,形成了海上浮島。不管是洪都拉斯還是危地馬拉,都是在大西洋,在加勒比海,離美國倒是比較近。

第3張圖片,按媒體分析,是一張P圖。

第3張圖片,按媒體分析,是一張P圖。

至於第3張圖片,按媒體分析,是一張P圖,左邊是美聯社照片,應該是加州組裝的海上浮動圍欄,用於攔截和收集海上垃圾;而右邊部分,則是水下攝影師卡洛琳·鮑爾另一張垃圾照片,不少媒體都曾發表過。

「牛彈琴」指,不知特朗普從哪裡找來的圖片,但肯定他沒經過三審三校,就這樣堂而皇之發布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鬧出大烏龍,讓全世界看笑話;直言很難想像,中國的政府高級官員也找幾張舊圖或P圖,然後,無中生有指責美國,因為那就是外交事故了,質疑幫特朗普整理供稿的人缺乏基本的新聞素養,讓他被中國和全世界嘲笑。

「牛彈琴」認為,這樣公然製造謠言,朝一個國家潑髒水, 尤其身為領導人,更應注意一言一行,畢竟特朗普和一般網友不一樣。如果謠言後果嚴重,可能不只需要道歉,在某些國家,還會被行政拘留;而今次更證據確鑿,無可抵賴,美國難道不該道歉嗎?就算特朗普不好意思親自出面,白宮發言人不該替他鄭重道歉嗎?

見微知著。「牛彈琴」又指,最近也看到一個現象,就是美國官員不停暗示甚至明示,美方正在和中國接觸,每天都在談判,而且關稅即將達成協議,逼得外交部、商務部、駐美使館一而再再而三地澄清,再生強調「沒有聯繫」,亦自然沒有談判,更不可能達成協議。反正,美國人很急,中國人很冷靜。

文章最後笑謔指,「有朋友突然恍然大悟:很大一種可能,美國領導人是不是接到了哪個園區的詐騙電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