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國記者: 《香港人,抱歉......衰弱的英國不適合打開國門》 當地網民: 不如把將所有BNO香港移民丟到蘇格蘭某個荒島

博客文章

英國記者: 《香港人,抱歉......衰弱的英國不適合打開國門》 當地網民: 不如把將所有BNO香港移民丟到蘇格蘭某個荒島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英國記者: 《香港人,抱歉......衰弱的英國不適合打開國門》 當地網民: 不如把將所有BNO香港移民丟到蘇格蘭某個荒島

2021年02月02日 10:47 最後更新:10:52

中方宣布不再承認BNO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的反制措施後,英國開始出現質疑英國計劃成效的聲音。

英國記者威爾遜(Damian Wilson)在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發表評論文章,題為《香港人,抱歉......衰弱的英國不適合打開國門,並必須就倉促讓港人入籍一事重新考慮》,批評英國政府在事件中「不自量力」。

英國記者威爾遜。

英國記者威爾遜。

威爾遜指出,英國政府等了23年才提出讓港人入籍,「我敢說很大程度上是政治上譁眾取寵的行為」。他直言英國首相約翰遜認為這麼做會令他看來更高尚及勇敢,但當該批港人到英國後才發現沒有工作、無處容身、沒有家人在旁,而且置身於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中,不滿情緒的矛頭就會快速轉向英國政府身上。

他認為整個計畫須緊急進行鑒別分類,分出真正有緊急需要的人群,否則便會太遲。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連道爾(James Landale)就質問,如果5年內移民英國的港人人數超過英國政府原先預計的30萬,英方會怎樣處理,以及英國人對計劃又有何反應。

BBC記者連道爾。

BBC記者連道爾。

連道爾亦從實際操作層面,對英國BNO計劃提出質疑,他分析稱,英國政府至今沒有表明會為來自香港的移民提供什麼支援,英方亦沒有回應有關計劃的多項問題,例如該批港人會住在哪裏、在哪裏找工作。

他稱英方有決心履行它眼中的道德責任,保護BNO持有人。而中國政府是有決心防止香港出現具破壞性的移民潮。

在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有關BNO報道的網民留言中,不少英國網民都反對讓港人移居英國的BNO入籍計劃,擔心大量香港移民湧入會推高英國樓價,更有人提議將所有BNO移民丟到蘇格蘭某個荒島。英國網民Harry說:「倫敦樓價肯定會飆升,如果你有物業就有錢賺;但如果你只是租客,未來日子就會艱難得多。」

英國網民Pigstick則相信最終港人還是會選擇留在香港:「最終大部分港人都會留在香港,或者過幾年後回去,他們就像回歸前那些跑到加拿大等地的人一樣,到最後發現還是香港最好。」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特別是激進的關稅立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批評。更加諷刺的是,視中國為敵人的美國人佔比正明顯下降,與特朗普挑起關稅戰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

美國財經頻道CNBC最新調查顯示,由於特朗普對關稅、通脹和政府支出的處理方式引發廣泛不滿,他在經濟問題上的支持率創下總統生涯新低。調查發現,在經濟議題方面,特朗普的支持率為43%,反對率為55%,其中關稅政策是受訪者整體不滿的一個重要原因,49%受訪者反對全面徵收關稅,認為對美國工人、通脹和整體經濟不利,也有60%受訪者不滿特朗普處理通脹的方式。

AP圖片

AP圖片

調查又顯示,特朗普連任帶來的經濟樂觀情緒已經消失,現時有更多美國人認為經濟會比2023年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差,對股市急劇轉向悲觀。57%受訪者認為,美國很快會陷入或現時已陷入經濟衰退,比去年3月的同類調查多17個百分點。

參與此次調查的民主黨民意調查機構哈特事務所(Hart Associates)的合伙人坎貝爾表示,特朗普二度執政的初衷就是改善經濟,但到目前為止,人們並不滿意他們看到的結果。

該民意調查於4月9日至13日對1000名美國人進行,誤差幅度為3.1個百分點。

當地時間4月18日,包括兩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數十名國際頂級經濟學家發表了一份「反關稅宣言」,批評特朗普政府當前正在實施的單邊關稅政策,稱其「誤入歧途」。

宣言的一些知名簽署者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克曼和史密斯,經濟學家、前德州共和黨參議員格拉姆,以及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曼昆。

宣言說,現任政府的關稅政策是出於對普通美國人面臨經濟狀況的錯誤理解,預計美國工人將承受這些判斷失誤政策的衝擊,包括物價上漲和自身造成的經濟衰退風險。

宣言又說,美國威脅並對其他國家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是使用錯誤和臨時的公式計算的,沒有經濟現實依據。

本屆美國政府信仰單邊關稅政策,多名核心總統經濟團隊成員言必提美國獨立後首任財長漢密爾頓及其秉持的以高關稅保護美國製造業的政策立場。

對此,參與聯署的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政府曲解了美國歷史,自由地生產和貿易,是美國建國以來取得經濟成功的根本之道。

「反關稅宣言」獲得逾千個簽名。

「反關稅宣言」獲得逾千個簽名。

而在特朗普幾番對中國加徵關稅、激化對華貿易戰的同時,美國社會對中國的敵意卻降溫了。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不再「負面視華」的美國人五年來首次增加了,對中國的總體態度略見緩和。

從黨派差異來看,共和黨支持者對中國態度的緩和幅度更大。與去年相比,稱中國為「敵人」的共和黨人比率下降了14個百分點;在民主黨人中,該比率也減少了6個百分點。

皮尤研究中心上月底對3600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4月17日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有77%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雖然仍屬高位,但較去年下降4個百分點,是五年來首次出現明顯回落。

皮尤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大多仍然負面,但態度確實有所緩和。」

盡管如此,在對華貿易這一問題上,美國公眾顯得更為審慎。調查發現,46%的美國人認為美中貿易對中國更有利,不過,僅有少數人相信加徵關稅將改善美國經濟或他們自身生活的狀況。

此外,認為中國為「美國敵人」的比率降至約三分之一,低於去年的42%。在「哪個國家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這一問題上,42%選擇中國,較2023年同類調查減少8個百分點。

由於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宣布對華加徵高關稅,雙邊貿易受到衝擊,地緣對抗日趨緊張之際,美媒坦言,這一緩和跡象頗出人意料。因為美國兩黨近年均強硬對華,特朗普也指控中國對美國的貿易行為已使美國工業空洞化。

換言之,對於特朗普針對中國的無理指責和政策,美國民眾並不買賬。而就在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徵145%所謂「對等關稅」後,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相互進行關稅報復已經使雙方貿易戰陷入僵局。中方已明確表示,除非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展現尊重,才可能與美談判關稅問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