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這個當初作為準備收復台灣而提出的方案已經在香港已經實行了23年,但成效在不同人的眼中卻不盡相同。這個方案始終是前所未有的,因為有實驗性的性質,有問題出現,有摩擦磕碰其實也屬正常,有50年時間來實踐和改進這個制度存在的缺點.
所以我們先分析一下迄今實踐了近一半時間的「一國兩制」有何優缺點。
先說說問題。對一國兩制的闡釋存在各自解說,這容易給心存不軌的國家和個人誤導香港及世界各國的市民大眾。簡單的說,一國兩制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國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種制度是指中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裡不再深入探討這兩種制度的不同,肯定的是香港社會到現時為止仍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而西方的一些政權和香港的部分人一直譴責中國政府破壞香港的「一國兩制」其實是混餚視聽的,因為他們想表達的其實是中國破壞香港的“政制”發展,而不是破壞社會制度。所以當某些為西方政權效力的香港政客向其老闆述職時將此偷換概念的說辭灌輸給其金主,西方政權也不會再用腦自己過濾一遍,就照單全收,變成鸚鵡學舌式的錄音機。
這其實從側面體現另外兩個問題,一是中國應否需要在2047年前介入香港事務,二是如果介入香港事務,要介入多少。
第一個問題,如果中央完全不介入香港事務,現如今的香港會變得如何模樣?在1997年至2020年的23年間,中央總共針對香港基本法的不清晰部分釋法5次。次次釋法均引起泛民主派和部分香港市民的反對,遊行的規模有增無減,一次比一次人數多。這表示針對中央對基本法的釋法,香港越來越多市民對中央在香港問題上所擁有的權利持反對態度,也凸顯香港人只關心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利而不願意顧及主權擁有人應該有的權利。另外,泛民主派年年通過對六四事件的追悼來質疑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的合法性,干涉中國內地政治,意在塑造和灌輸一種意識給香港的民眾,共產黨在國內執政無民意代表合法性,那麼在香港的權利也不復存在。香港作為一個在外漂泊了150年的孩子,再次回歸其實骨子裡仍是別人家的孩子,大部分這一代的港人戀英情節仍然根深蒂固,由此可見,中央如果在這23年間完全不介入香港事務,那麼香港就會像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般,當擁獨的立法者佔大多數時,香港就要在法理上和英美等西方列強的加持下宣佈獨立,相信這這也是英國臨走時埋下的地雷,英國就是要香港慢慢走向獨立。基於以上分析,中央對香港的介入避免了香港走向獨立的事實,所以介入是無可避免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中央需要介入多少? 介入多少取決於中央對香港的目標和港人對自治程度的期許如何,只要中央對香港的目標和港人對自治的目標達到吻合,那麼香港才會真正享有最高程度的自由和民主,二者缺一不可。舉例而言,如果中央對香港的目標是繁榮穩定,愛國愛港,而港人的期許是全民普選,那麼兩者之間的吻合點在愛國愛港。如果當權者不是愛國愛港,那麼中央不會放心其管治下的香港。那麼中央的介入將會是如何讓全部港人都愛國,或者改變不了所有港人,那就退一步,讓愛國的港人來管治香港。這不容易,不愛國或者想獨立的人們,他們一門心思的想反共,脫離中國,所以如果他們知道自己一輩子沒有機會當權,那是比死還痛苦的事,他們肯定要反抗的。那這怎麼辦呢?我認為應該斷了這班人的念想,甚至是斷了他們當權的可能性。其中一點便是應該規定所有從政者,小至社區的區議員,大到立法會的議員和政府公務員,都不能持有除特區護照以外的旅遊文件。當權者持有外國護照,這就是幫其母國在香港謀權幹有利於其母國的事情,這不利於香港的利益。所以從這點看,中央介入香港事務的力度還不夠,中央需要不畏西方言,果斷介入。
還有一個問題是中國政府介入香港事務,一國兩制就中斷了,就失敗了嗎?我看不然,既然一國,那麼香港事務都是屬於中國內部事務,兩制是生活制度,所有權的歸屬不受打擾。能夠同意以上這點的香港人,相信寥寥可數,但也不礙,時間久了,一國也就為大部分港人認同,成了共識,兩制也就自然而然了。
一國兩制最大的優點應該是避免了中國直接管治香港而造成的人心恐慌。這點在台灣也一樣,台灣統一後最大的危機是人心,而非制度,但通過一國兩制可以在戰後安撫人心。
所以在23年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央在一國兩制的無為之治中出問題了,一國兩制中國政府甚少主動的參與直接導致了港獨的漏洞,如果中央政府在1997年回歸之前或者回歸那年直接頒布國安法,而非樂觀的依靠香港這個心未回歸的孩子自覺的立法保障國家安全,直接推行國民教育,推行普通話普及化,那麼今天的香港將會完全不同。
綜合以上的分析,如何繼續貫徹一國兩制中央需要再仔細的思考。如果繼續無為而治,那香港的繁榮不會長久,香港會在內耗中消亡。香港作為中國其中一個高價值的資產,消耗殆盡並不明智。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再次介入,在香港回歸25年之際,中國人民全國代表大會主動幫香港的政治體系蓋棺定論,確認香港區議會,立法會和特首的候選人制度和當選人規範,以便在香港實行全面普選制度,也可以順便過渡到2047年後,一勞永逸。一國兩制的成功與否是我們一國內的人說了算,不是鄰居,也不是遠方的看官,不是嗎?
薛良文 旅遊公司董事總經理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