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4月23日至5月2日舉行。平治汽車行政總裁康松林表示,據悉中國及歐盟正就電動車進行討論,希望歐盟為中國製的電動車提供公平競爭環境。
比亞迪在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展出電動車。AP圖片
康松林認為單靠實施關稅是「最粗暴的手段」,雙方應尋求雙贏方案,認為經濟體要有充分競爭。
德國大眾汽車行政總裁奧博穆則指,大眾過去在內地有巨大產能,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未來或需要經歷類似在德國出現的「規模調整」過程。
日產汽車中國業務主席馬智欣亦在上海車展接受訪問時表示,目標在2026年底前,在內地再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相當約14億美元,認為中國的汽車品牌發展迅速,日產對市場的反應較慢,計劃在2027年夏天之前推出約10款新能源汽車,有望扭轉在華銷量下跌的勢頭。
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AP圖片
內地車企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則指,美國關稅對中國車企的影響確實存在,但影響不大,公司亦從未大規模出口至美國市場,目前正尋找機會將巴西作為生產基地,並向附近地區擴張。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指,香港已有應對貿易戰經驗,儘管貿易局勢緊張,仍有逾9成電子出口商及買家預期銷售平穩及上升。
巴士的報記者攝
范婉兒強調,香港對美國出口依賴度低,目前本港對美國出口整體出口約3%受影響,加上香港出口港採取分散採購策略,出口美國的貨物近五成來自多個國際市場,貿易戰對香港整體影響不大,「只要利潤在,他們一定會去做。」
巴士的報記者攝
她續指,當局訪問 642名電子參展商及買家,儘管貿易局勢緊張,但仍有逾9成電子出口商及買家預期銷售平穩及上升,其中分別有9.5%預期末來一至兩年會下降,4成買家預期上升;預計情況平穩的有 50.5%。
巴士的報記者攝
貿發局將舉辦多場展覽會。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指出,貿易戰對經貿有影響,缺乏商機,各國展商需要開拓新市場,找新的合作夥伴,香港作為「超級增值人」,讓不少投資者利用平台,在一帶一路上對接投資者。
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巴士的報記者攝
劉會平以印尼為例,他表示,印尼宣布遷都計劃,打算在新首都附近建設智能養雞場建設,養雞場將坐落印尼東的城市沙馬林達,目標今年年底完成,每日生產100萬隻雞蛋。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巴士的報記者攝
劉會平稱,有當地企業通過香港進行配對,找到具有經驗的內地創科企業,為其提供技術提供和資金合作,養雞場項目更設置太陽能板及儲能系統,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