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應取消2500元的學生津貼一事,稱措施不涉資產審查,涉款20億元,認為面對財政挑戰時期要有所抉擇,希望將資源投放在確保教育質素,有針對性協助有需要學生。
立法會。立法會圖片
蔡若蓮指出,2500元學生津貼屬2019年紓困措施之一,目前社會經濟環境已起變化,是否仍有紓困需要。不過,選委會界別議員陳凱欣就指出,當局在2021年已將該措施恒常化。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提議當局今年先將津貼額減半。九龍西議員梁文廣表示,有家長反映,期望當公共財政回復充裕時再發放。
有議員關注學生輕生個案及精神健康。蔡若蓮回應說,整體學生精神健康問題有上升趨勢,會全方位支援同學需要,並加強生命教育等範疇。目前全港有658間學校參與精神健康約章,但認為難以量化成效。
教賌局局長蔡若蓮。政府新聞處圖片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取消中小學及幼稚園2500元的學生津貼。多名議員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表達關注。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政府會繼續積極參與推動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協助香港高等院校探索採用更靈活創新辦學模式,推動與大灣區城市校園更緊密合作,致力培育國家發展所需優秀人才。
蔡若蓮(左二)、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右二)、北師港浸大校長陳致(右一)與創校校長吳清輝(左一)在典禮上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在珠海出席北師香港浸會大學二十周年校慶活動,她表示,多所香港高校積極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辦學,建立高校聯盟加強合作,政府支持通過建立多邊及跨學科的合作關係,發揮香港高等教育界的特點及優勢,同時為科研發展、知識轉移及產業化締造有利條件,促進在大灣區內進行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活動。
蔡若蓮在珠海參觀北師香港浸會大學校園設施。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左)在珠海與珠海市市長吳澤桐(右)會面。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參觀了北師港浸大校園各項設施,其後與珠海市市長吳澤桐等官員會面,就教育議題交換意見,蔡若蓮傍晚由珠海返港。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珠海出席北師香港浸會大學二十周年校慶,並在典禮上致辭。 政府新聞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