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高山道的社區客廳星期二(4月1日)起開放,為期3年,為九龍城區劏房戶提供服務,開放時間為每日早上11時至晚上10時。
陳國基(中)和孫玉菡(右)參觀社區客廳的閱讀角。政府新聞處圖片
項目分為兩層,面積共4000多平方呎,設有共享生活空間,涵蓋社交空間、煮食和用膳區域、洗衣乾衣設備等;另外亦會提供社區支援和「積分銀行」服務,讓居民透過義工服務轉化為積分,達到指定分數換取生活用品和食物。
點擊看圖輯
陳國基(中)和孫玉菡(右)參觀社區客廳的閱讀角。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右一)在兒童遊樂區與受惠人士交流。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右四)、孫玉菡(右三)、郭基泓(左四)、潘伯傑(左三)、劉焱(左二)、杜永恒(左一)、楊永杰(右二)和九龍婦女聯會會長陸海(右一)在開幕儀式後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中)和孫玉菡(右)參觀社區客廳的閱讀角。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前排右四)、孫玉菡(前排左三)、郭基泓(前排左四)、潘伯傑(前排右三)、劉焱(前排右二)、杜永恒(前排右一)、楊永杰(前排左二)、九龍婦女聯會會長陸海(前排左一)與其他嘉賓及參加者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右一)在兒童遊樂區與受惠人士交流。政府新聞處圖片
項目由社區關愛協會、九龍婦女聯會和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3個地區團體合作營運,新鴻基慈善基金提供場地。
陳國基(右四)、孫玉菡(右三)、郭基泓(左四)、潘伯傑(左三)、劉焱(左二)、杜永恒(左一)、楊永杰(右二)和九龍婦女聯會會長陸海(右一)在開幕儀式後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說,項目預計可為至少500個劏房戶、每年8萬人次提供服務,又指九龍城區內有較多劏房家庭,相信連同之前已投入運作的紅磡和土瓜灣項目,可發揮協同效應,共服務23萬人次。
陳國基在典禮上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又指,社區客廳的設施可成為劏房戶住所的延伸,加上留意到項目有較多的少數族裔使用者,項目有助推動共融社會。他說,仍然有其他社區客廳項目在商討當中,有3個位於太子、深水埗及馬頭角的社區客廳,預計今年內推出,今年底全港社區客廳數目將增至9個,服務容量較去年上升逾125%,共服務4千個劏房户,全年服務61萬人次。
陳國基(中)和孫玉菡(右)參觀社區客廳的閱讀角。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前排右四)、孫玉菡(前排左三)、郭基泓(前排左四)、潘伯傑(前排右三)、劉焱(前排右二)、杜永恒(前排右一)、楊永杰(前排左二)、九龍婦女聯會會長陸海(前排左一)與其他嘉賓及參加者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申訴專員公署日前公布一項針對建造業職安健的大型主動調查報告,揭露現行監管制度存在多項漏洞及執法不力的問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工業意外一宗都嫌多,生命無價,每一條鮮活的生命背後,維繫著一個個家庭的安樂與溫飽。這是全社會的共識,更是政府的關顧和努力重點。但總有一小撮人,為求一己私利甚至貪一時方便,罔顧生命,挑戰法紀,埋下工業意外的嚴重隱患。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資料圖片
他指申訴專員公署報告發現的問題可謂觸目驚心,尤其是當中涉嫌造假違法的「未動工已簽安全紙」問題,成為威脅工友生命的「定時炸彈」。報告引發社會輿論關注,政府當然非常重視,要求相關部門立即採取跟進行動,並採取三管齊下的策略,包括巡查執法、宣傳推廣及教育培訓,積極推動建造業建立職安健文化,提高工人的職安健意識,確保工業安全行動走在意外發生之前。
申訴專員公署。政府新聞處圖片
當中勞工處會加強抽查合資格人士簽發的證明書、表格或報告,如發現簽發的文件涉及虛假陳述,定會依法提出檢控,並轉介警方及相關註冊機構跟進。屋宇署亦正檢視紀律處分制度下的準則,除繼續嚴厲查處嚴重傷亡事故外,亦考慮降低針對非嚴重事故的紀律處分門檻,加強阻嚇作用。
申訴專員公署日前公布就政府對建造業職業安全及健康的監管的主動調查行動報告。資料圖片
陳國基又表示,為提升管治效能、加強績效問責,在行政長官的指示下,他會領導工作小組,深入檢視申訴專員公署不時發表的主動調查行動報告,確保各政府部門首長在跟進各項調查建議的同時,強化部門本身的管理制度建設,及加強部門主管層的績效問責,切實提升公共服務。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