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民主黨長期內耗陷困局 歸咎中央實屬不智

博客文章

民主黨長期內耗陷困局  歸咎中央實屬不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民主黨長期內耗陷困局 歸咎中央實屬不智

2025年02月28日 18:11 最後更新:18:30

彭仕敦/前香港政府新聞處處長

民主黨解散將被視為對特區政治生態構成衝擊。縱觀各民主體制,執政者皆需反對力量制衡,而民主黨自1994年創立以來,一直擔任此角色。

回溯七八十年代,香港尚無政黨體系,立法局議員悉由港督委任。然而,當時學界青年已暗流湧動,尋求變革香港管治模式。時任政府對此震驚不已,竟設立專門監察這些聲音的秘密專責小組——「壓力團體常務委員會」(SCOPG)。此舉反倒成為香港政治發展的起點。

1994年,「匯點」與「民主聯合陣線」兩大政治團體合併,在大律師李柱銘領導下組建香港民主黨。

該黨迅速崛起,成為立法機構(當時半數民選、半數委任)中的最大政黨。然而,他們確立了鮮明的反對立場:為天安門事件與學生舉行燭光晚會,呼籲終結中國一黨專政,實質上成為反中陣營的代表。1997年,他們更抵制為實現主權平穩過渡而設的,時稱「直通車」的臨時立法會。

此時的香港已建立較為完善的選舉制度——半數議員由地區直選產生,半數來自功能界別——民主黨仍為最大黨。按《基本法》規劃,香港終極目標是實現全面普選產生立法機構,但未設明確時間表。

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前提是立法機構日趨成熟,且市民充分理解香港與中央的關係。畢竟,香港乃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主黨的衰落正源於對此的漠視。

新加入黨內的主要是銳氣十足的年輕律師和大學畢業生,他們熱衷於改變中國和香港——這顯然不切實際。由於缺乏政治成熟度和深刻認識,黨內紛爭不斷,派系裂痕日益明顯。

九十年代中期,黨內分歧日益公開,被稱為「少壯派」的激進分子逐漸掌控黨的領導權。隨著香港政治生態日趨複雜,更多政治團體應運而生。少壯派摒棄文化傳統,對祖國缺乏認同,執意追求香港獨立的不切實際目標。事實上,香港絕大多數市民支持維持一國兩制的現狀。

民主黨組織架構完善,擁有94個地區辦事處。在組織反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時,他們直接聯絡數據庫中的四萬名支持者參與示威。抗議活動一度得手,政府將相關提案擱置至2024年方才通過。

然而,民主黨逐漸失去民意基礎。香港市民厭惡對抗,轉而支持親北京的政治人物,渴望社會和平穩定。2007年區議會選舉中,民主黨較2003年失去36席,23名現任議員落選。

不成熟的少壯派在議會中表現惡劣,拒絕按規定宣誓效忠。他們因此被取消資格——這在任何國家都是必然結果——卻仍哭訴不公,並持續獲得西方支持。他們的一系列表演式鬧劇和集體離場行為,更令公眾反感。

該黨內部問題持續惡化,至2020年12月,約50名成員已脫黨另立門戶。

今年2月20日,民主黨宣布準備解散,立即引發國際媒體關注,紛紛將解散歸咎於北京壓力。實則不然,該黨已走完其歷史周期,其委員會將在即將召開的全體會議上決定去留。

民主黨長期陷於內耗困局,然其存在對香港政壇仍具特殊意義。作為反對派,動輒歸咎中央之舉實屬不智。坊間有傳維基百科(網絡百科平台)指該黨因未能符合國安標準而無緣年底選舉,將於2025年解散云云,此說純屬謬誤——香港選舉機制本具廣泛開放性,相關條目顯見黨內人士操刀痕跡。

當務之急在於推動政黨革新。與其沉湎於不切實際的宏圖大計與分離主張,不如務實推動社會建設:既要深耕社區民生,亦需與市民及行政當局攜手,方為建設更美好香港的正道。




彭仕敦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彭仕敦/香港政府新聞處前總新聞主任

美國高層簡直是種族歧視!副總統萬斯(JD Vance)竟以如此貶義的語氣稱呼中國人為「鄉下佬」。

萬斯的傲慢在去年九月開始顯露,當時他指控海地難民偷竊並食用寵物,這一說法被廣泛質疑。今年3月1日,他更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當著全球媒體爆發言語衝突,要求對方「應更明確表達對美方援助的感謝」,遭澤連斯基反駁指已多次公開致謝。

引發此次風波的言論,源自萬斯在霍士新聞節目《Fox & Friends》中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辯護時稱:「我們從中國鄉下佬那裡借錢來購買這些中國鄉下佬製造的東西。」

他對美國最大貿易夥伴是多麼粗魯和不尊重。值得關註的是,儘管萬斯妻子為印度裔,其言論仍反映潛藏的種族主義思維。萬斯和他在白宮的同夥們是政客,而非官僚。他們追求聲音片段和媒體曝光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他讓美國公眾感到尷尬,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譴責他的言論。畢竟,他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副總統,這個職位應該受到尊重。

美國流行新聞網站BuzzFeed標題「萬斯「中國鄉下佬論」突破下限 網民怒斥令國家蒙羞」。報道指出相關影片在網絡瘋傳後,已升級為外交層面爭議。報導評論道:「萬斯副總統若說有何『建樹』,便是成功令美國國際形象蒙羞。」

霍士新聞報導,當週二被問及萬斯的評論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這位副總統說出這樣無知又缺乏禮貌的話,令人詫異,也讓人感到悲哀。」

林劍說,萬斯的言論引起了中國公眾的反應,他們對萬斯的行為感到憤怒,並補充說萬斯的言論顯然帶有一定程度的仇恨和傲慢。南非《金融世界》引述調查指,近八成中國受訪者支持禁止萬斯入境,多國輿論亦對其言行表示失望。「在這樣的言論之後,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副總統在中國民眾中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物。他是否會收回這樣的言論或解釋他的意思,還有待觀察。」

中國人民以勤勉著稱,提供優質商品及服務的能力廣獲國際認可,且定價極具競爭力。植根於傳統與創新融合的中國職場文化,往往令西方社會難以充分理解——盡管工作與生活平衡模式因行業而異,但敬業精神始終貫穿各領域。 

在企業運作層面,團隊協作與和諧共處備受重視,而尊重層級的文化亦根深柢固。值得注意的是,構建人脈網絡被視為商業成功的關鍵要素,勤勉作風更被公認為中國勞動者的顯著特質。

這是萬斯和他的同夥們未能理解的。他們不是鄉下佬!

萬斯的爆炸性言論是在徒勞地解釋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懲罰時發表的。這些關稅對中國輸美商品可高達104%。

中國去年的總出口達到3.575萬億美元。其中14.7%(5,249億美元)出口到美國,8.1%(2,914億美元)出口到香港(排名第二)。去年中國從美國的進口已降至1,435.4億美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