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2025預算案|指財政壓力下政府仍增醫管局撥款 范鴻齡表示感謝

社會事

2025預算案|指財政壓力下政府仍增醫管局撥款 范鴻齡表示感謝
社會事

社會事

2025預算案|指財政壓力下政府仍增醫管局撥款 范鴻齡表示感謝

2025年02月26日 19:40 最後更新:19:55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感謝政府在面對公共財政壓力下,仍然增加醫管局的撥款。醫管局在下年度的撥款為1002億元,包括990億元經常撥款,較本年度修訂預算增加3%。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政府新聞處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管局說,公立醫院會在下個財政年度開設約330張病床;增加手術室和內視鏡檢查節數及白內障手術服務量;同時會增加普通科門診籌額,並優化專科門診的分流制度和轉介安排,加強主要慢性疾病的治療和管理,以及護士診所服務,更全面照顧病人需要。醫管局亦會繼續提升急症室服務,放射治療和化療的服務量,並改善藥劑服務。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會持續優化及加強公營醫療服務,將致力善用資源,提升效率,減少浪費,精準投放,務求公共資源用得其所,包括檢討資助架構及水平,讓公共醫療可持續發展。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政府新聞處圖片


  
范鴻齡表示,在國家及特區政府大力支持下,醫管局持續加強服務,為病人提供合適的治療和照顧,包括啟用全港首間母乳庫,並按國家認證標準,全力籌備全港首間中風中心及第二間胸痛中心;亦致力擴大人才庫,透過內地及全球的人才交流計劃等吸納醫療人才來港服務。

范鴻齡。醫院管理局FB圖片

范鴻齡。醫院管理局FB圖片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說,會繼續積極推行各項醫院重建及擴建計劃,包括瑪麗醫院、啟德發展區新急症醫院、廣華醫院二期以及多個座落不同地區的社區健康中心。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提出要於投資未來。在星期三(4月16日)的立法會會議,恢復《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多名議員都支持政府在預算案中對於創科的投入,倡政府與業界合作,促研發與應用對接,加快成果轉化落地。

2025年財政預算案

2025年財政預算案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容海恩就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和低軌衛星三方面提出建議。她表示,人工智能需要上中下遊全面發展,目前香港發展AI集中在應用方面,而算力、算法較弱。政府應建立更多高性能計算中心,並和引進內地先進技術和研發經驗,留意市場已有成果,重點在培育市場而非加入市場。並可增加人工智能的碩士、博士課程,和中小學試驗計劃,優化人才培育。

容海恩。資料圖片

容海恩。資料圖片

容海恩指出,香港有發展低空經濟的條件,建議提高空域使用率,利用城市景貌和海島資源發展低空旅遊;並優化基礎建設,例如充電站、起飛場,助力低空物流實施更快速、精準的貨物配送。在低軌衛星方面,容海恩表示,低軌衞星是全球衞星發展的新趨勢,應加快發展民用衛星,為偏遠地區和海上提供網絡建設。她相信,在加強通訊情況後,有助帶動香港旅遊發展。她亦提出,政府在衛星應用的保安方面,亦需加強法例修訂和監管工作。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過,亦有議員表示要強調創科投入的收益成效。同為選舉委員會的江玉歡表示,要警惕創科重投入、輕轉化。她指出,目前本港科研成果商業化率並不顯著,很多專利技術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國際化、升級轉型仍是中小企業面對的難題。江玉歡建議,政府應促進大學、企業和資本的合作,並在中小企業出海方面,提供更多支持。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南)李世榮則呼籲業界將更多創科成果落地本港,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創科益處。

江玉歡。資料圖片

江玉歡。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商界)嚴剛對政府為北部都會區發行債券表示支持。他建議,可將投資未來與推動強積金投資組合多樣化結合,開放強積金投資政府債券,既能擴寬北都融資渠道,又能讓強積金有更多投資選擇。

嚴剛。資料圖片

嚴剛。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