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生產力局:全力支持預算案投資未來 藉創科促進產業轉型及經濟增長

社會事

生產力局:全力支持預算案投資未來 藉創科促進產業轉型及經濟增長
社會事

社會事

生產力局:全力支持預算案投資未來 藉創科促進產業轉型及經濟增長

2025年02月26日 19:41 最後更新:19:42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歡迎財政司司長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落實增撥發展創科資源,在國家的堅實支持和特區政府的領導下,生產力局對香港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會繼續配合特區政府以變革回應挑戰。

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封面顏色是湖水藍。陳茂波網誌圖片

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封面顏色是湖水藍。陳茂波網誌圖片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對預算案表示支持,強調必須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全力加速發展經濟,尤其是強化經濟新動能、加快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他指出生產力局全力配合特區政府落實對創科的政策,主動出擊吸引更多創企落戶香港,以香港的國際化應用場景,協助內地高端科企走向國際,透過本港科研優勢,加速推動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綠色科技、生命健康科技、微電子、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支援中小企升級轉型,繼續善用政府資助計劃,包括一億元的「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等,從而吸引流動資金和規模較小的中小企,透過資助建立智能生產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政府新聞處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政府新聞處圖片)

善用特區政府多個政府資助計劃 助力香港發展新型工業化

生產力局對於今年內推出一億元、為期兩年的「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為現有生產線引進先進技術感到鼓舞。去年九月推出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最近亦由雅各臣集團(Jacobson Group)旗下正美藥品有限公司獲「新型工業評審委員會」支持的首宗項目。生產力局自 2022 年起為雅各臣集團旗下各大藥業公司提供技術研發支持,於香港度身訂造多個智能微工廠項目。

開拓新型製造模式 以 AI 賦能新產業發展

生產力局支持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成為人工智能(AI)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通過前沿研究及將科技成果落地應用,全力發展 AI 為關鍵產業,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生產力局的科技團隊著重以解決行業痛點為目標,為各行業度身訂造合適的新質生產力方案,單是過去三年已合共贏取超過 270 個獎項並屢獲國際研發大獎,如與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有關的「攀影蜘蛛」和「地空協同隧道自動檢測系統」,彰顯整體科研表現達到國際最高水平。

支持本地中小企 併船出海 共創商機

香港目前有 36 萬家中小企,佔香港整體的九成八。 作為全港重點的資助計劃執行機構,生產力局歡迎預算案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 專項基金」)再度注資,並優化申請安排,協助中小企業開拓內地及海外市場。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

為強化香港中小企的活力及競爭力。生產力局支持特區政府吸引海內外的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或分部,推動產業多元化。香港應繼續以「雙向跳板」優勢,把海內外中小企「引進來」,形成強而有力的中小企產業集群。生產力局會積極以香港的國際應用場景,協助內地高端科企走到國際,支援民營經濟發展、鼓勵企業自主創新。自 2017 年起,生產力局已經成功推動近 80 個支援企業發展東盟市場的項目,覆蓋地域包括越南、泰國、印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積極支援本港中小企業「走出去」,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加速綠色發展 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發展綠色產業是國際大趨勢,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大關鍵」,生產力局對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有關建設綠色未來的建議感到鼓舞。生產力局歡迎政府繼續投放資源,將聯同轄下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與政府緊密合作,發展綠色運輸、綠色甲醇及氫能等綠色科技,鼓勵實際應用,鼓勵公共運輸系統邁向綠色轉型,成就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一如既往,生產力局將以先進技術、未來人才培訓和政府資助計劃,全方位支持產業升級轉型,發展「智能微工廠」,強化「香港製造」品牌價值,未來將繼續作爲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核心引擎,積極與内地及國際知名夥伴合作,説好香港創新故事;支持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投資未來,妥善靈活運用資金為未來作投資,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動能。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提出要於投資未來。在星期三(4月16日)的立法會會議,恢復《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多名議員都支持政府在預算案中對於創科的投入,倡政府與業界合作,促研發與應用對接,加快成果轉化落地。

2025年財政預算案

2025年財政預算案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容海恩就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和低軌衛星三方面提出建議。她表示,人工智能需要上中下遊全面發展,目前香港發展AI集中在應用方面,而算力、算法較弱。政府應建立更多高性能計算中心,並和引進內地先進技術和研發經驗,留意市場已有成果,重點在培育市場而非加入市場。並可增加人工智能的碩士、博士課程,和中小學試驗計劃,優化人才培育。

容海恩。資料圖片

容海恩。資料圖片

容海恩指出,香港有發展低空經濟的條件,建議提高空域使用率,利用城市景貌和海島資源發展低空旅遊;並優化基礎建設,例如充電站、起飛場,助力低空物流實施更快速、精準的貨物配送。在低軌衛星方面,容海恩表示,低軌衞星是全球衞星發展的新趨勢,應加快發展民用衛星,為偏遠地區和海上提供網絡建設。她相信,在加強通訊情況後,有助帶動香港旅遊發展。她亦提出,政府在衛星應用的保安方面,亦需加強法例修訂和監管工作。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過,亦有議員表示要強調創科投入的收益成效。同為選舉委員會的江玉歡表示,要警惕創科重投入、輕轉化。她指出,目前本港科研成果商業化率並不顯著,很多專利技術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國際化、升級轉型仍是中小企業面對的難題。江玉歡建議,政府應促進大學、企業和資本的合作,並在中小企業出海方面,提供更多支持。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南)李世榮則呼籲業界將更多創科成果落地本港,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創科益處。

江玉歡。資料圖片

江玉歡。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商界)嚴剛對政府為北部都會區發行債券表示支持。他建議,可將投資未來與推動強積金投資組合多樣化結合,開放強積金投資政府債券,既能擴寬北都融資渠道,又能讓強積金有更多投資選擇。

嚴剛。資料圖片

嚴剛。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