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將至,市民會吃團年飯、開年飯及各式賀年食品。醫管局建議市民外出聚餐前先「打底」,避免因為肚餓而食過多,用膳時先吃高纖維食物,再吃肉類,當天其餘兩餐可食輕食。如果在家煮食,應考慮優先選用瘦肉、魚及豆腐等食材烹調,同時添加較高纖維食材。
示意圖
醫管局營養師蔡欣岐建議市民在家打邊爐使用自製的低卡路里湯底,例如蘿蔔栗米湯,選用新鮮食材,避免吃加工食品。如吃盆菜,可選擇較少份量,例如10個人分享8人份量的盆菜,同時避免用醬汁撈飯。
資料圖片
她又提醒患有「三高」的人士,緊記「少油、少鹽及少糖」原則,要食高纖維食物,減低血糖升幅,亦不要攝取過多澱粉質。
醫管局公布,為應對市民在復活節假期的求診需要及減輕急症室的服務壓力,星期一(4月14日)起啓動服務需求高峰期特別措施。復活節假期期間,即4月18日至21日將有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求診人士可透過電話預約系統或「HA Go」流動應用程式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作出預約。
復活節假期期間,即4月18日至21日將有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資料圖片
18區中醫診所亦會於復活節假期前後加強服務,其中4間中醫診所會於假期期間提供服務。
為方便病情穩定的病人彈性選擇其他就診安排,醫管局亦會由星期一(4月14日)起再次推行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病人在急症室等候醫生診症期間,如欲選擇轉到其他醫療機構求診,可於登記處直接向當值職員提出申請退回已繳交的急症室收費,亦可透過「HA Go」提交申請。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表示,非緊急的病人應避免使用急症室,盡量向普通科門診、私家醫生及私家醫院24小時門診求診,以減輕公立醫院急症室的壓力。市民可瀏覽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指南,醫務衞生局亦已整合全港18區將在復活節假期應診的私家醫院、醫療機構、家庭醫生和中醫診所的資料,並與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和地政總署合作,將相關醫院及診所的資料上載至網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