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設於香港兒童醫院的香港母乳庫6日正式投入服務,香港母乳庫總監黃明沁表示,目前已收到超過100個有意捐贈者的查詢,未來會主動聯絡她們,進行正式登記,希望在3月前收集到50至100公升母乳,開始向有臨床需要的極早產及患有危疾的初生嬰兒派發。
母乳庫投入服務。資料圖片
母乳庫目標每年收集1000公升母乳,捐給約450至600名初生嬰兒,黃明沁說,視乎每位捐贈者捐出的奶量,以每位媽媽捐贈5公升為計,估計需要150至200名捐贈者,不設次數限制,母乳在溫度限制下一般可貯存6個月,奶瓶上會標明到期日,超過期限就不能用。她形容,每一瓶募捐的母乳都很珍貴,團隊會確保得以善用。
母乳庫已投入服務。資料圖片
資深護師林志愛說,每位捐贈者的母乳會獨立分裝,不會混集,方便日後有需要可以追溯來源。
在現時安排下,捐贈者需要每三個月進行抽血等檢驗,在公營醫院生產的母親須在同一所醫院檢驗,在私院生產只能到兒童醫院檢驗。黃明沁指,做法是想讓媽媽在熟悉的環境下進行登記及輔導,有助提高效率,計劃在3個月至半年後會再檢視安排,如果有個別捐贈者想在個別醫院進行檢驗,亦可以嘗試安排。
醫管局公布,為應對市民在復活節假期的求診需要及減輕急症室的服務壓力,星期一(4月14日)起啓動服務需求高峰期特別措施。復活節假期期間,即4月18日至21日將有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求診人士可透過電話預約系統或「HA Go」流動應用程式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作出預約。
復活節假期期間,即4月18日至21日將有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資料圖片
18區中醫診所亦會於復活節假期前後加強服務,其中4間中醫診所會於假期期間提供服務。
為方便病情穩定的病人彈性選擇其他就診安排,醫管局亦會由星期一(4月14日)起再次推行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病人在急症室等候醫生診症期間,如欲選擇轉到其他醫療機構求診,可於登記處直接向當值職員提出申請退回已繳交的急症室收費,亦可透過「HA Go」提交申請。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表示,非緊急的病人應避免使用急症室,盡量向普通科門診、私家醫生及私家醫院24小時門診求診,以減輕公立醫院急症室的壓力。市民可瀏覽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指南,醫務衞生局亦已整合全港18區將在復活節假期應診的私家醫院、醫療機構、家庭醫生和中醫診所的資料,並與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和地政總署合作,將相關醫院及診所的資料上載至網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