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顛覆天文認知! 土星環年齡或達45億年 與土星年齡相當

大視野

顛覆天文認知! 土星環年齡或達45億年 與土星年齡相當
大視野

大視野

顛覆天文認知! 土星環年齡或達45億年 與土星年齡相當

2024年12月18日 15:20 最後更新:16:11

過去科學家普遍認為土星的環大約有4億年的歷史,但最新研究指這些閃爍的冰環可能已經存在了45億年,與土星的年齡相當。

科學家此前估計土星的環形成於10億至4億年前

據《美聯社》報導,科學家之前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超過十年的觀測數據估計,土星的環形成於10億至4億年前。卡西尼號在2017年結束任務前拍攝的影像顯示,土星的環沒有因小行星碰撞而變暗,這導致科學家認為土星的環是在土星形成後才形成的。

AP圖片

AP圖片

日本研究團隊:小行星撞擊土星的環後會蒸發 挑戰土星的環較年輕說法

然而,由東京科學大學的天文學家兵頭龍樹(Ryuki Hyodo)領導的日本團隊透過電腦模擬發現,小行星撞擊土星的環後會蒸發,幾乎不會留下暗淡的殘餘物。產生的帶電粒子會被吸引到土星或散佈到太空中,使土星的環保持清潔,這一發現挑戰了土星的環較年輕的說法。

AP圖片

AP圖片

土星的環可能在土星形成早期就已經存在

兵頭龍樹表示,土星的環可能介於兩個極端值之間,約為22.5億年。然而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環境更加混亂,大型行星會遷移和互動,這種情況更有利於土星的環形成。

他透過電子郵件表示:「考慮到太陽系的演化歷史,土星的環更可能在土星形成的早期就已經存在。」

AP圖片

AP圖片

一項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實驗挑戰了人們對已知所有顏色的認知,研究團隊宣稱他們成功通過雷射光刺激視網膜,讓受試者「看見一種從未有人見過的顏色」。

美科學家解鎖新顏色

這項具有爭議性的實驗結果刊登於《科學進展》期刊。研究人員透過雷射脈衝精準刺激受試者視網膜中的一種名為「M錐體細胞」的感光細胞。由於自然光無法單獨刺激此類細胞,研究團隊認為,透過人工方式產生的這種視覺體驗超出了人眼的自然感知範圍。

儘管受試者將這種新色描述為「藍綠色」,但研究團隊指出,這只是接近而無法準確描繪。

柏克萊大學電機工程學者伍仁表示,他們預測這種新色彩會是前所未見的訊號,但無法預料大腦如何詮釋它,形容這種新色「令人震撼,飽和度極高」。

研究團隊將這種顏色命名為「olo」

研究團隊將這種顏色命名為「olo」,源自二進位編碼「010」,象徵在三種視網膜錐體細胞中,只有M錐體被啟動。

雖然團隊釋出了一張藍綠色方塊圖像作為示意,但強調此顏色無法準確地在螢幕或印刷品中呈現。他們的視覺科學家魯爾達指出,「螢幕上顯示的並非真正的olo」,真正的olo比螢幕顯示的版本更強烈。

olo成為自然界中難以出現的現象

專家指出,一般人之所以能分辨不同顏色,是因為視網膜上的三種錐體細胞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反應,但自然光無法只啟動M錐體,這使得olo成為自然界中難以出現的現象。

這項發現也引起了部分專家的質疑。一位視覺學者表示,olo並非真正的新顏色,對於具有正常紅綠感知系統的個體來說,這只是一種飽和度更高的綠色,並認為其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技術被稱為「奧茲視覺」  可能應用於探索視覺認知的基本機制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技術被稱為「奧茲視覺」,可能應用於探索視覺認知的基本機制,以及研究色盲和視網膜疾病等。然而,他們也指出,這種新顏色難以在手機或電視螢幕上呈現。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