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股真正風險不是中國經濟而是美息

博客文章

港股真正風險不是中國經濟而是美息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港股真正風險不是中國經濟而是美息

2024年11月15日 15:36 最後更新:15:43

近日港股回落,市場較多議論的是中國的救市措施,例如10萬億債務置換是否有效,但沒有留意拖低大市另一主要因素,就是美國減息前景開始變得暗淡。

近日美國通脹數字出現變化,由於二手車等數據顯示,物價將在10月回升,因此經濟學家上調了預測,把10月核心通脹率按月升幅調升至0.28%,結果本周三公布10月的實際數據也是按月升0.28%,完全符合預期,美國10月整體通脹率同比升2.58%,核心通脹率同比升3.3%,這種通脹數字令人擔憂。結果全球股市本周四出現「美元上升,一切皆跌」的現象,似乎為股市進一步下跌作出暗示,關鍵是聯儲局開始看淡減息前景。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本周四發表相對鷹派演講,說美國經濟未傳遞任何需要急於減息的訊號,較好的經濟狀況令聯儲局有較大能力在決策時謹慎行事,通脹率更接近聯儲局2%的長期目標,但尚未實現,聯儲局將致力完成這項使命。

市場演繹鮑威爾的演講有兩個重點,第一、由於通脹下降仍會出顛簸,即表明對通脹有擔憂,聯儲局不急於降息 ; 第二、鮑威爾直言,經濟未傳遞出須急於降息的訊息。此言論令市場調低對聯儲局減息的預期。鮑威爾發言後,很多交易員不再確信12月會降息,利率期貨反映降息可能性由之前一天的82%,大降至56%。

美國10年長債利息走高。

美國10年長債利息走高。

其實美國10年長債走勢,早已反映市場逐步看淡減息前景,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周四單日上升0.9%,升至4.46厘,距離4月高位4.739厘不遠,較9月低位3.605厘大幅向上,這種債息水平既顯示市場睇淡減息前景,也推動美元向上。美元向上,新興市場股市下跌,未來還有「特朗普恐慌」,特朗普若大加關稅,將推高美國通脹,令減息機會更渺茫,所以無論是債息上升或無利息的虛擬貨幣企硬,都顯示市場對特朗普可能帶來的衝擊的下注,在這環境之下,除非阿爺出手,否則港股還可能繼續尋底。

中移動年初至今走勢。

中移動年初至今走勢。

建設銀行年初至今走勢。

建設銀行年初至今走勢。

在這種尋底市中,派高息的國企大股比較硬淨,而內銀股比電訊股表現更強,跌幅更少。中移動(0941)近日試穿70元的水平,比10月高位77.35元回吐10%。而建行(0939)就從之前11月的3頂高位6.23元,回落5.6%,或許顯示阿爺最近的10萬億債務置換可盤活地方財政,銀行受惠較多。無論如何,大市要先搵到底,入市不用太急。

(陸羽仁《金融High Tea》專欄,逢周一至五,在「石榴台」獨家發布,歡迎您訂閲石榴台收睇)




陸羽仁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狂加關稅搞冧個市,現在回看4月7日大跌市,真係有晃如隔世之感。當日大跌3021點,恒指收報19828點,更從高位跌逾5000點。

如今一個月未夠,大市反彈唔少,以星期五(4月25日)中午收市22206點計,和大跌日前的22849點,只差643點,或3%。

4月7日大跌日有美女朋友問我點睇,我話跌3000點咁多,這一日應該買啲股見證吓歷史喎,結果她在317元買了比亞迪(1211),美女話我講過等比亞迪回到350元樓下可以低吸,回到317元更加可以買啦。雖然她買完兩日後,比亞迪曾低見309.8元,但如今已升至401元,比她的買入價升了26%。比亞迪已比大跌日前的375元高,不單收復失地,而且升突。

買股買強股,她們會跑贏大市。今年1月3日,我叫大家留意中芯(0981)、小米(1810)和吉利(0175),中芯當時29.6元,小米當時35.35元,吉利當時14.1元,3隻股現價都比當時高。

到2月28日大市已升了上去,我再叫大家等回吐吸納,除了中芯和小米外,亦可考慮走勢轉強的比亞迪和全面轉型搞AI的阿里巴巴(9988),由於當時這些股份已升得較高,所以叫大家要有耐性,等較深回吐才買。回頭看只要當時不高追,現在這些股份可能已回升到買入價之上,或者相去不遠。

上述幾隻股除了阿里巴巴可能美國業務較多一點外,其他公司的美國業務都十分有限,而中芯這類甚至會因中美關稅戰而受惠,因為內地芯片的國產替代未來會進一步提速。另外比亞迪近日宣布10送8股等如變相拆細,若中歐達成電動車協議,對比亞迪很利好。如果已有比亞迪平貨在手,近期等佢若回吐到370元可以加注。

除了大股外,一些炒味濃一點的中型股就未升回4月7日大跌市之前的水平,如做汽車芯片的地平線(9660),做激光雷達的速騰聚創(2498),或者做機械人的優必選(9880),但他們的業務都相當強,都是可以持有的股份。

現在最大風險反而在於美國,而不是中國。單看中國,我覺得中港股市可以繼續反覆炒risk-on,市場風險胃納會提升,大市可反覆向上。但看美國就好麻煩,特別是可能爆債災,6月美國要再發5.8萬億美元巨額債務,如特朗普不醒醒定定快快手和中國講掂數,我怕美債爆煲累全球,這種風險不可不防。所以如今買股仍要講實力,不宜借孖展瞓身去博。

(如想睇多啲陸羽仁分析大市貼股票,即訂閱「石榴台」,逢周日至周五,日日睇陸羽仁專欄,吼實有乜好股可以投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