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巴黎奧運|從東京到巴黎 中國跳水「雙子星」的青春成長之路

體育

巴黎奧運|從東京到巴黎  中國跳水「雙子星」的青春成長之路
體育

體育

巴黎奧運|從東京到巴黎 中國跳水「雙子星」的青春成長之路

2024年08月07日 10:20 最後更新:15:52

中國隊選手全紅嬋及陳芋汐,在巴黎奧運女子跳水十米台決賽中包攬金銀牌,而此前兩人攜手拿下本屆奧運女子雙人十米台項目的金牌。

兩人是最好的對手  亦是最好的隊友

更多相片
全紅嬋和陳芋汐獲得金牌。AP圖片

全紅嬋和陳芋汐獲得金牌。AP圖片

AP圖片國家隊全紅嬋陳芋汐以無敵姿態奪金。AP圖片

AP圖片國家隊全紅嬋陳芋汐以無敵姿態奪金。AP圖片

全紅嬋(右)和陳芋汐(左)包辦女子十米高台跳水金銀牌(AP圖片)

全紅嬋(右)和陳芋汐(左)包辦女子十米高台跳水金銀牌(AP圖片)

全紅嬋。AP圖片

全紅嬋。AP圖片

陳芋汐。AP圖片

陳芋汐。AP圖片

AP圖片

AP圖片

奪冠後,全紅嬋激動地抱著教練哭了,接著又跑向陳芋汐,兩人暖暖相擁。兩人是最好的對手,亦是最好的隊友。

全紅嬋和陳芋汐獲得金牌。AP圖片

全紅嬋和陳芋汐獲得金牌。AP圖片

回顧三年巴黎周期,全、陳二人在女子單人十米台上交鋒不斷,互有勝負,是彼此最大的競爭對手。2022年、2023年世界游泳錦標賽女子單人十米台的冠軍花落陳芋汐,全紅嬋則是2024年世界游泳錦標賽該項目的冠軍。

陳芋汐覺得兩個人之間的這種競爭是「良性的」,「這樣可以互相進步,自己水平才會提高。只有一個人,很可能只會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而每當提起陳芋汐時,全紅嬋也從來不會吝嗇自己的讚美,總是給予隊友「非常棒」的完美評價,她表示「自己的目標是為國爭光,能在巴黎站上最高領獎台,我希望她也是」。

兩人在東奧時期還是「熟悉的陌生人」

而在三年前的東京奧運會,兩人還是「熟悉的陌生人」。2005年出生於上海的陳芋汐6歲開始練習跳水,2019年時就入選了中國國家跳水隊。出生於廣東湛江一個農村家庭的全紅嬋則是在跳格子遊戲時被啓蒙教練相中,在四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從農村到湛江市再到廣東省隊的四級跳。

AP圖片國家隊全紅嬋陳芋汐以無敵姿態奪金。AP圖片

AP圖片國家隊全紅嬋陳芋汐以無敵姿態奪金。AP圖片

全紅嬋在距離東奧不到10個月的時候才入選國家隊,並在最後時刻拿到東奧單人十米台的參賽資格。而由於其初到國家隊仍處適應階段,故並未在東奧完成雙人跳水項目。而東奧結束後,全紅嬋和陳芋汐在教練組的安排下正式合作,三年來兩人從未讓國際大賽女子雙人十米台的金牌離手。

霸榜女子雙人十米台

正因為有彼此的存在,全紅嬋和陳芋汐征戰各大國際賽場時心中都有十足的安全感。 「其實我比單人項目的時候會更緊張,因為感覺身邊少了一個人。 有我的搭檔在身邊,我總覺得更安心。」 全紅嬋說。 「拿到雙人金牌的感想就是,特別感謝我的搭檔一路以來的支持和鼓勵。 有她做搭檔我覺得特別幸運,有一種『我背後有她』的感覺。」陳芋汐說。

全紅嬋(右)和陳芋汐(左)包辦女子十米高台跳水金銀牌(AP圖片)

全紅嬋(右)和陳芋汐(左)包辦女子十米高台跳水金銀牌(AP圖片)

需要面臨痛苦發育關  二人互相鼓勵

進入巴黎周期後,全紅嬋不可避免地要面臨所有跳水女運動員都要經歷的大關——發育關。 發育關給身體上帶來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身高和體重上。 骨骼和肌肉發育讓運動員的身高增高、體重增大,這意味著相應的力量訓練、耐力訓練都要調整。 同時,運動員的飲食也要進行控制。 既要吃飽保證營養,但又不能過量。 訓練的強度陡然增大,自己又因為發育的原因對於難度的把控不再得心應手。 這樣的轉變無疑是痛苦的。

全紅嬋。AP圖片

全紅嬋。AP圖片

全紅嬋主管教練陳若琳在2024年年初接受採訪時提到,2022年至2023年兩年,全紅嬋長高了七釐米,體重也有相應的增加。 她雖然有時候也不忍心,但為了保持隊員的競技狀態,只能讓全紅嬋以更高的強度訓練。 長跑和力量訓練對全紅嬋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讓全紅嬋覺得不那麼孤單的,隊友陳芋汐同樣也面臨著這樣的「生長痛」。 每當自己面對越來越難熬的訓練時,兩人還能相互安慰和鼓勵。

也許是因為長久的壓力,巴黎奧運會雙人十米臺的決賽結束後,組合裡的姐姐陳芋汐面對鏡頭留下了眼淚。 反而是妹妹全紅嬋拍了拍陳芋汐,時不時打趣來緩解陳芋汐的緊張情緒。

陳芋汐。AP圖片

陳芋汐。AP圖片

中國跳水「雙子星」

全紅嬋和陳芋汐已然成為中國跳水界耀眼的「雙子星」。在過去的三年裡,從東京到巴黎,她們共同經歷了成長的磨練,一同承受生長的痛苦,分享勝利的歡樂,也各自流淚於失敗的悲傷。這段時光見證了他們的奮鬥與成長,為中國跳水帶來了光芒璀璨的未來。

AP圖片

AP圖片

在早前結束的跳水世界盃瓜達拉哈拉站和溫莎站比賽中,全紅嬋連續兩場輸給隊友陳芋汐,僅獲得兩枚銀牌。她在賽後在社交媒體發文引發網民非議,而全亦即時作出回應。

4月14日早上全紅嬋曬出18宮格Live圖,展示了跳水隊員的日常生活,並配文說「那咋了這就破防了」。

全紅嬋微博圖片

全紅嬋微博圖片

有網友在評論區上留言,指全「說話毫無自信,表達能力太差」,全紅嬋直接回應,問了一句「破防哥?」

有網友則說,「妒忌使人面目全非一點都不假,還好全妹不是那種内耗的女孩,有仇當場就報,這點我向全妹學習」。「比賽本來就有輸贏,金銀牌都是中國的,都是優秀的運動員,那些造謠生事的黑粉就是見不得人家的優秀,心裡肯定是不健康的」。

新華社報道,全紅嬋兩連敗後說:「我對自己的這兩站(單人)比賽很滿意,因為平時訓練也沒有跳得這麽好。我的體重確實漲了,需要一個適應期,等適應了就會進入平穩期。現在有很多技術需要改進,回去後會好好磨煉。」

據潮新聞消息,自2021年東京奧運會以來,全紅嬋身高從1.43米增至1.53米,體重從38公斤漲到46公斤。身高增長導致全紅嬋的身體重心上移,體重增加則影響了她在空中翻騰的轉速與入水精度。

「就像突然換了一雙不合腳的舞鞋,每個動作都要重新找平衡。」全的教練陳若琳透露,為了適應新的身體狀態,全紅嬋每天訓練延長到8小時,光是207C就分解練習上百次。陳若琳稱:「每個運動員都會經歷生長發育期,全紅嬋是一位非常有天賦的運動員,她對自己要求也很高,我對她非常有信心。」

全紅嬋微博圖片

全紅嬋微博圖片

兩站分站賽結束後,今屆跳水世界杯的最後一站(總決賽),將於5月2日至4日在北京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進行,全紅嬋將繼續參加女子10米跳台的比賽。如能奪冠,她將完成自己的18歲生日願望﹕女子10米跳台冠軍全滿貫。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