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主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期望,政府繼續推行「垃圾徵費」計劃,他又對政府未做足準備感到遺憾。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狄志遠表示,在文件中見到政府很努力列出一些困難,但希望這不是政府的「下台階」。狄志遠強調如果政府在環保工作中因為面對困難而退卻,就會浪費一個有價值的社會政策,也會打擊政府的管治的威信。若果最後政府決定暫緩措施,會向相關官員問責,要求他們向政府和公眾交代清楚,甚至認為他們需要下台。
狄志遠。資料圖片
狄志遠認為兩個月的先行先試計劃令政府找到計劃實施的困難,包括市民對計劃認識不深、籌備和配套方面不足等 。他認為具體問題是具體解決,需要迎難而上,要求政府「找到困難,就要找具體的解決方法」。狄志遠建議政府應該「三條腿跑」,由三方面著手,包括以其他模式繼續推行計劃、完善回收的配套,做好公眾教育,又建議可以實施「先易後難」的措施,向一些有管理能力的屋苑包括公屋、居屋、大型私人屋苑,和政府和公營機構等建築優先推行措施。
原定於2024年5月開始實施的垃圾徵費措施,因準備不足暫緩推行,在立法會特別財會上,不少議員關注垃圾徵費問題,關心現時政府的準備情況,以及日後施行的計劃。
垃圾徵費。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社會福利界)提出,垃圾徵費是方向正確的政策,但至今已擱置近一年時間。他問及當局過往一年所作的準備工夫和成效,以及是否有信心於25年內落實。
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回應指,當局減廢回收的決心從未改變,並會大力推動市民參與社區的減廢回收。他表示,實施垃圾徵費需要許多條件,何時開展目前尚在評核,他預計將於7月到環境事務委員會報告進展情況。環境保護署副署長(減廢)鄭健補充,在擴大回收設施網絡方面,當局過去一年已有一定成效,舉例「綠在區區」回收點已超過800個,家居廚餘回收桶也增至1600個。
謝展寰。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新界東北)則提出當時為垃圾徵費而設的綠展隊,共有74位非首長級專業人員和142位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組成,花費成本一年近1億元。他質疑在垃圾徵費延緩實施後,相關人手是否應該調整或解散。對此,謝展寰回應,目前綠展隊的人手已減至48人,其餘人員已進行調撥安排。
陳克勤。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