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平機會在大專院校推動防止性騷擾的工作。平機會主席林美秀表示,去年發生個別事件後,有大學今年已發出指引,要求舉辦迎新營等活動的主辦單位要將活動內容呈交學校審批,又或要求活動負責人委任反欺凌及反騷擾大使,平機會對此感到鼓舞。
林美秀(政府新聞處)
林美秀說,現時法例規管到同屬一所學校的人士之間的性騷擾情況,但如在聯校活動出現性騷擾,就未有法例規管。平機會有建議修改法例,並與政策局長時間交流意見,會密切留意實際情況是否嚴重。
教育局
多名議員都提及近年有大學迎新營涉及性騷擾的情況,鄧飛表示,要將大學該類文化移風易俗;周浩鼎指出,如再有大學涉及性騷擾事件,可否對涉事人士等作公開指責,以收有公眾壓力的效果;謝偉俊就認為,當未確定性騷擾情況屬實,要小心處理是否公開指責。
平機會根據《性別歧視條例》代表一名女中學生在區域法院提出法律訴訟,該名女學生指稱在她就讀中二至中四期間,一名同班男同學多次對她作出性騷擾,包括透過即時通訊軟件向她發出涉及性的猥褻訊息,以及向她作出不受歡迎的身體接觸等。
平機會
平機會表示,申索人,即該名女學生不斷清晰及明確地拒絕這些性騷擾行為,但涉事男學生,即答辯人仍繼續對她作出性騷擾,甚至加劇其性騷擾行為,令申索人感到受冒犯及侮辱。
根據平機會了解,家長和學校都有參與處理這性騷擾事件,但未能成功排解糾紛,平機會亦曾多次在調查和法律協助階段,嘗試透過調停或協商讓涉案的青年達致和解,但都未能解決爭議。
平等機會委員會
平機會表示,根據《性別歧視條例》,在教育範疇內發生的性騷擾是違法行為。在2022至2024年期間,平機會收到32宗涉及教育範疇的性騷擾投訴,佔該期間的整體性騷擾投訴約5%。由於校園性騷擾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個人發展和校園生活,因此不容忽視。
平機會將有關個案帶上法庭,希望能提高學生、教師和學校對打擊性騷擾和校園欺凌的意識,並提醒他們學生之間發生的性騷擾是違法的行為,會帶來嚴重的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