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位政圈朋友吃午飯,他提我記住5月27日這日子,說政府將向立會交代垃圾徵費的最新立場。我開出一個賭盤:「計劃會/不會在8月1日實施」,他不假思索落注買「不會」,還說並非憑空撞彩,而是近日聽到3位高官之言,都「話中有話」,似透露扭軚的玄機,所以他夠膽估垃圾徵費8月1日勢不實施,會再延遲。
五一勞動節當日,特首超哥和環境局局長謝展寰行孖咇,往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的屋邨巡視,特別去探望清潔工 ,工友在現場向他們反映做到手軟,3小時完成的工作,現時要花6小時。整個過程看來是有意安排,以表達政府也明白這計劃給工友帶來額外壓力,須找出改善方法。「潛台詞」是,成件事要再透切諗一諗。
政圈朋友留意到,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同日也去酒樓探訪工友,在現場表示,他與有關部門已開過幾次會,看到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存在很多問題,這政策直接影響全港700萬人,在推行前,一定要取得大眾共識和支持,而且各方面條件必須成熟。政圈朋友嘗試解畫,副司長的「話中的話」是,經過一輪試行和調研後,發現市民的支持不夠,共識不足,條件亦未完備,以目前情況,如急於推行,實在難以順暢。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承認圾垃徵費問題多,要各方面條件成熟,才能順利推行。「話中的話」是,目前準備未夠,市民也欠共識,不宜夾硬實施,似是為計劃再延「放定風」。
另一位政圈朋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壯,也叫我看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近日的一番話,很有意思。她提到在浙江考察時,了解到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發展情況,核心是「減少矛盾,而一旦產生矛盾,須及時化解」。此外,她又轉述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的話,提醒大家「民生無小事」,還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對地區官員的要求,就是應「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李大壯的理解是,政府從中得到啟發,知道推行政策要減少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應避免重蹈過往政府的覆轍。我很同意他所講,以垃圾徵費計劃為例,如果配套不足,各方面準備未周全,而夾硬推行,勢必製造矛盾,與「減少矛盾」的核心思想相違背。
負責此計劃的環境局局長謝展寰,其實早前亦已發過近似訊息,他承認垃圾徵費「比較擾民」,與市民的觀感有相當大落差,又說當局「迎難而上」是推動減廢回收,而不是逆民意去推行垃圾徵費。政圈朋友指他的「話中的話」,是如果多數民意不支持,成件事就要hold住,不宜急於去馬。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垃圾徵費「不能逆民意而行」。近期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市民不支持計劃,民意可成為政府扭軚的「下台階」。
事實上,近期的不同民意調查,主流意見「不同意推行」,例於香港民意研究所早前以問卷方式,訪問了1809名市民,結果68%受訪者反對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可能政府也就此做過不公開的民調,相信結果不會有很大差別。
傳統的政治智慧,有所謂「因勢利導」,就是順着對施政有利的方向而行,效果好就進,反之就退,以垃圾徵費為例,不應再被「環保原教旨主義」牽着走。我相信超哥和一眾高官都明白這道理,所以垃圾徵費再延的成數很高,這對民生和施政,都是好事。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險勝上台,靠的是一套「愚民術」,這與江湖老千術大同小異,法則是「夠膽大大聲講,不理真或假,就有人信」,也有人喻之為邪教洗腦,也不為過。但他出台至今,對內對外胡亂出招,搞到天怒人怨,其「愚民術」開始失效,支持度顯著下滑,特別是兩類「侵粉」開始動搖。政圈朋友傳來《經濟學人》今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民意危機正迫近,這與其他民調不謀而合,形勢愈來愈不妙。《孫子兵法》說「上下同欲者勝」,現時美國內部反特朗普浪潮澎湃,不像中國那樣全國一條心,他要打勝這場仗,難矣!
《經濟學人》及YouGov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度下跌14個百分點,跌勢比他上次任總統的頭3個月凌厲得多,部分「侵粉」更擺到反對他的一邊。
政圈朋友指,《經濟學人》和YouGov進行的這項最新民調,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是特朗普上任至今近3個月,最新支持度比就職時大跌了14個百分點,而他上一次做總統的頭3個月,只跌了5個百分點。即是說,他這3個月,民望跌勢比上一任時凌厲得多,顯示他上任後的連串激烈動作,已引爆民怨大炸彈,把他的支持度震低。
二是民眾對他處理經濟問題,淨支持度(即支持減去不支持)為負7個百分點,而他上次任總統的頭3個月,則為正數,這顯示不滿其經濟政策的人正在增加。即使去年投票選他的選民,5個中也有1個不滿意他處理通脹和就業的手法。《經濟學人》的分析指,特朗普辣手狂減職位,大削公共開支,又掀起關稅戰,勢帶來通脹及經濟衰退,令部分支持者失去信心。
三是兩種「搖擺選民」,即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以及拉美裔族群,民調顯示前者的淨支持度是負25個百分點;後者的淨支持度更達37個百分點。去年選舉時,不少年輕人不滿拜登政府搞不好經濟,對特朗普抱有幻想,成了他的支持者,是他致勝原因之一,但經過3個月後,這個年齡群未能感到特朗普政策帶來的好處,反而對其政策感到不安,甚至反感,期望出現大落差。至於拉美裔選民,同樣對經濟情況有強烈失望感。
《經濟學人》指,這民調結果顯示,不少特朗普原來的支持人,明顯出現搖擺,轉到了不滿他的一邊。這在另一數據中也可看到,去年總統選舉的6個搖擺州,特朗普的淨支持度都出現負數,即不滿意他的人比支持他的多。
近期全國反特朗普的示威有持續擴大之勢,30歲以下年輕人中,不滿他的人,比支持他的多25個百分點,可見許多原本的支持者態度急轉。
特朗普的民意危機只是剛剛開始,他出動「瘋狗部」(DOGE)進行大裁員,已引發50個州逾60萬人大示威,組織者聲稱更大行動將接踵而來,而另一個名為「奪回美國」的群眾運動近日又爆出,星星之火很快就會燎原,這幾股浪潮對特朗普民望的衝擊將越來越大。
在經濟方面,特朗普向中國發動瘋狂關税戰,對美國消費市場、運輸、工業等的負面影響正逐漸浮現,當民衆感到痛時,沸騰怨氣將投向特朗普,隨時引發民望危機。近日路透社的民調已顯示,僅37%人滿意其政策,超過一半人認為狂加關税將損害本身利益,可見大多數民眾都不同意「瘋狂關稅」政策可令生活更好,視之為又一「謊言」。
《經濟學人》指特朗普民望大跌己令共和黨內感到不安,因情況如惡化下去,明年舉行的中期選舉,將受到極大考驗,有可能失去控制權。
政圈朋友估計,共和黨中人將向特朗普發出警號,但他打關稅戰已打得性起,仍自信爆棚,不會輕易收手。對中國而言,這也是好事,美國國內支持他的民意越跌,他打這場硬仗的「底氣」亦越弱,勝算也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