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吃四方飯」的城市,要同世界各地打交道,廣結善緣,但對一些懷有敵意的國家,政府亦要差別對待,否則會讓對方以為香港好「恰」。有心水清人士發現,最近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臨時決定不出席加拿大領事館的國慶酒會,擺明「唔畀面」,此非其個人行為,而是政府的政治姿勢,背後與加拿大政府近期處處敵視中國和香港特區,有直接關係。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原定出席加拿大駐港領事館酒會,突然臨時通知對方不到場,擺明「唔畀面」,這舉動與加拿大政府近期處處敵視中國和香港特區,有直接關係。
日前加拿大領事館舉行國慶酒會,過往都有港府高官代表來賀,今次原定由林定國到場,但在酒會前不久,領事館收到通知,只一句話說林定國不會出席,沒有作任何解釋,也未派其他官員替代,擺出冷面孔,給對方一個「大檸檬」。
政圈心水清朋友查看近期加國政府針對中國與香港特區的舉動,的確瓣瓣都踩到上心口,擺出撩打格,「鷹」味十足。最新事例是,警方向8名國安逃犯發通緝令,其外交部即強烈譴責《香港國安法》的域外管轄權,指侵犯港人的民主權利和自由。此外,一批國會議員亦同時搞局,發起聯署,促外長趙美蘭對此事有所行動,特別是支援有公民身份的郭榮鏗。
加拿大外長趙美蘭月前驅逐中國駐加外交官員,引發一場衝突,加上該國軍艦穿越台海,以及政府譴責《香港國安法》等,都反映其懷有強烈敵意。
朋友指,在此之前,加拿大政府對中國的攻擊已不斷升級,今年5月就有支持疆獨的國會議員「製造」事端,誣指有中國外交官員策劃對他和家人採取行動,要求政府驅逐這官員,結果外交部長與他「打龍通」,將那官員逐出境,隨之引發一場衝突,令兩國緊張關係大大升級。
過往加拿大甚少在軍事上向中國挑衅,但在6月初,其海軍護衛艦「蒙特利爾」號,聯同一艘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這樣的聯合行動很不尋常,「敵視」中國的訊號也十分明顯。
朋友說,加拿大與美國合力遏制中國科技發展,就更加昭然若揭,由年前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5G網絡建設,到近期拒絕來自「構成國安風險」國家(指中國)的人員申請研究撥款等,招招都懷着惡意。
對方既然不是善男信女,同在一個陣營的香港特區,自然也有必要分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高官不可以再無差別一律笑面對待。政圈朋友指,林定國今次就是基於此,在加拿大領館酒會前幾個鐘,通知不出席,藉此表明政府的態度。
其實早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舉行國慶酒會,也出現過類似情況,原定出席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當日沒有到場,由低一級的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替代,都是一種姿勢。
比較而言,法國對中國的態度就友善、正面得多,故其總統馬克龍訪華時所受待遇,也與同行的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大不相同。在香港,早前法國領事館舉辦國慶酒會,林定國代表政府出席,而行會召集人葉劉、財經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等,亦親身到賀,對誰冷,對誰熱,明顯可見。
在未來一段日子,政府還有幾埸「外交仗」要打,最近期的,是美國參議院可能通過法案,取消特區駐美經貿辦事處的外交特權,若如此,這些辦事處將要在180天內關閉,對香港與美國商貿聯繫將有一定影響。
外交戰場的規律是,你越斯文,越客氣,人家就越兇狠,下下攞命,把你打殘。所以港官也要學識須強則強,要惡就惡,不能太溫柔恭儉讓。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險勝上台,靠的是一套「愚民術」,這與江湖老千術大同小異,法則是「夠膽大大聲講,不理真或假,就有人信」,也有人喻之為邪教洗腦,也不為過。但他出台至今,對內對外胡亂出招,搞到天怒人怨,其「愚民術」開始失效,支持度顯著下滑,特別是兩類「侵粉」開始動搖。政圈朋友傳來《經濟學人》今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民意危機正迫近,這與其他民調不謀而合,形勢愈來愈不妙。《孫子兵法》說「上下同欲者勝」,現時美國內部反特朗普浪潮澎湃,不像中國那樣全國一條心,他要打勝這場仗,難矣!
《經濟學人》及YouGov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度下跌14個百分點,跌勢比他上次任總統的頭3個月凌厲得多,部分「侵粉」更擺到反對他的一邊。
政圈朋友指,《經濟學人》和YouGov進行的這項最新民調,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是特朗普上任至今近3個月,最新支持度比就職時大跌了14個百分點,而他上一次做總統的頭3個月,只跌了5個百分點。即是說,他這3個月,民望跌勢比上一任時凌厲得多,顯示他上任後的連串激烈動作,已引爆民怨大炸彈,把他的支持度震低。
二是民眾對他處理經濟問題,淨支持度(即支持減去不支持)為負7個百分點,而他上次任總統的頭3個月,則為正數,這顯示不滿其經濟政策的人正在增加。即使去年投票選他的選民,5個中也有1個不滿意他處理通脹和就業的手法。《經濟學人》的分析指,特朗普辣手狂減職位,大削公共開支,又掀起關稅戰,勢帶來通脹及經濟衰退,令部分支持者失去信心。
三是兩種「搖擺選民」,即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以及拉美裔族群,民調顯示前者的淨支持度是負25個百分點;後者的淨支持度更達37個百分點。去年選舉時,不少年輕人不滿拜登政府搞不好經濟,對特朗普抱有幻想,成了他的支持者,是他致勝原因之一,但經過3個月後,這個年齡群未能感到特朗普政策帶來的好處,反而對其政策感到不安,甚至反感,期望出現大落差。至於拉美裔選民,同樣對經濟情況有強烈失望感。
《經濟學人》指,這民調結果顯示,不少特朗普原來的支持人,明顯出現搖擺,轉到了不滿他的一邊。這在另一數據中也可看到,去年總統選舉的6個搖擺州,特朗普的淨支持度都出現負數,即不滿意他的人比支持他的多。
近期全國反特朗普的示威有持續擴大之勢,30歲以下年輕人中,不滿他的人,比支持他的多25個百分點,可見許多原本的支持者態度急轉。
特朗普的民意危機只是剛剛開始,他出動「瘋狗部」(DOGE)進行大裁員,已引發50個州逾60萬人大示威,組織者聲稱更大行動將接踵而來,而另一個名為「奪回美國」的群眾運動近日又爆出,星星之火很快就會燎原,這幾股浪潮對特朗普民望的衝擊將越來越大。
在經濟方面,特朗普向中國發動瘋狂關税戰,對美國消費市場、運輸、工業等的負面影響正逐漸浮現,當民衆感到痛時,沸騰怨氣將投向特朗普,隨時引發民望危機。近日路透社的民調已顯示,僅37%人滿意其政策,超過一半人認為狂加關税將損害本身利益,可見大多數民眾都不同意「瘋狂關稅」政策可令生活更好,視之為又一「謊言」。
《經濟學人》指特朗普民望大跌己令共和黨內感到不安,因情況如惡化下去,明年舉行的中期選舉,將受到極大考驗,有可能失去控制權。
政圈朋友估計,共和黨中人將向特朗普發出警號,但他打關稅戰已打得性起,仍自信爆棚,不會輕易收手。對中國而言,這也是好事,美國國內支持他的民意越跌,他打這場硬仗的「底氣」亦越弱,勝算也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