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武帝三軍滅匈奴 終難滅「天之驕子」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武帝三軍滅匈奴 終難滅「天之驕子」

2025年02月24日 20:00

「天之驕子」這個成語的典故是出自於東漢時期班固所寫的《漢書》,當中的《匈奴傳上》有言:「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匈奴作為中國北部的遊牧民族,實力強悍。從秦朝末年到漢朝初年這半個世紀間,匈奴貴族們多次橫征各地,不僅把中國北部、西部和東北部都收攬懷中,還屢次侵犯漢族地區。當匈奴擊敗了月氏與東胡部落,成為蒙古草原上最強盛的國家時,漢高祖劉邦終於看不下去,決定親自帶領三十萬大軍突襲匈奴。沒想到,劉邦卻遭匈奴二世冒頓單于圍困七天七夜。雖然最終劉邦也順利脫險,但再也不敢與匈奴硬碰硬。

劉邦被圍困白登山一事,史稱白登之圍。(網上圖片)

劉邦被圍困白登山一事,史稱白登之圍。(網上圖片)

這樣兩方和諧相處的情況到漢武帝即位後有所改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自然不會放任匈奴這個隱患,於是武帝在位的幾十年間,韓安國、衛青等大將就多次受命前往征伐匈奴。儘管將士等人也不負眾望,取過幾次重大勝利,但有時也存在匈奴大獲全勝的情況。

在公元前90年,入侵漢族地區。不但搶掠百姓財物,還殺死了漢人官員。這讓武帝異常憤怒,立即就派李廣利、商丘成、莽通的人前去反擊匈奴。 狐鹿姑得知14萬漢軍馬上大舉來攻後,打算馬上撒退。然而,漢軍三支隊伍比預料中來得快,商丘成的人馬一到就馬上與留守的匈奴兵交戰了九天,而李廣利的人馬則是大敗匈奴兵後,準備乘勝向北追趕。

匈奴君主狐鹿姑的正妻顓渠閼氏。(網上圖片)

匈奴君主狐鹿姑的正妻顓渠閼氏。(網上圖片)

可是正在此時,京城里傳來了李廣利的家屬因犯罪而入獄的消息。這令李廣利一時進退兩難,不知道該繼續追擊匈奴軍好,還是先回一趟長安好。部下見他心有疑慮,便提議道:「將軍,唯有深入敵軍腹地,才能建立更大功勳來為家屬抵罪啊!」李廣利一聽,深感認同,也拋開了憂慮,全心全意地追擊匈奴。李廣利在路上雖成功斬殺了匈奴左將軍,但自身的實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耗損。因此,當狐鹿姑親率五萬騎兵襲擊李廣利時,李廣利根本毫無還手之力。結果,李廣利退兵投降,漢軍大敗。

武帝為了議和,不但開放關口,方便匈奴人出入中原,允許匈奴娶漢人為妻,還每年給匈奴若干美酒、粟米、綢緞布帛。(網上圖片)

武帝為了議和,不但開放關口,方便匈奴人出入中原,允許匈奴娶漢人為妻,還每年給匈奴若干美酒、粟米、綢緞布帛。(網上圖片)

當武帝得知三支軍隊遭到這般嚴重損失,卻沒有達到反擊匈奴的目的後,氣得漲紅了臉。正當他想大發雷霆時,匈妖卻突然致書武帝,當中有言:「南方有大漢,北方有強胡。你們知道我們胡是什麽嗎?胡,是天的寵兒阿!想消滅我們,還不如和平相處呢!」經過這次較量,武帝已經知道這「上天的寵兒」難以一時攻滅,於是便有了和談的意思。可是武帝死後,漢和匈奴還是時和時戰了許多年。

後人據此提煉出「天之驕子」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極強盛的民族或國家,或有才能的人;現也用於諷刺驕氣十足的人。

曲水流觴是一古老遊戲,最早與上巳節的祓禊儀式相關。玩法是將酒杯放置在彎曲的水渠上,讓酒杯隨水流漂流,當酒杯停在某人面前時,該人便取杯飲酒。這種活動不僅是飲酒的樂趣,還結合了詩歌創作,參與者在飲酒的同時即興作詩,增添了遊戲的文雅氛圍。

「以文會友」的遊戲

這種遊戲源於周代的祓禊儀式,這是一種用水洗滌身體以去除不祥的祭祀活動。漢代時,這一習俗演變為在水邊宴飲的活動,並逐漸發展成為曲水流觴的遊戲形式。王羲之《蘭亭集序》記錄一群文人雅士進行曲水流觴(原文為流觴曲水),在飲酒助興之下創作出千古流傅的《蘭亭集序》,是最出名的曲水流觴活動記載。

現代的文藝復興

在現代,曲水流觴的文化活動被重新演繹,許多地方舉辦類似的雅集,讓人們在自然環境中體驗古人的生活方式。例如台南的深緣及水善糖文化園區提供曲水流觴的體驗,讓參與者在漂漂河中享受茶道文化,並感受古代文人吟詩的氛圍。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遊客,也促進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傳承,並能夠享受當下文青風雅的氣氛。

曲水流觴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化活動,至今仍然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它不僅是對古代文人生活的回顧,也是現代人追求文雅生活的一種表現。

觀看相關片段按以下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jNi15os_s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