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臣子犯錯不受刑 只怕「投鼠忌器」傷帝尊

史空穿梭

臣子犯錯不受刑 只怕「投鼠忌器」傷帝尊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臣子犯錯不受刑 只怕「投鼠忌器」傷帝尊

2025年02月17日 20:00

「投鼠忌器」這個成語出自於東漢班固所寫的《漢書》,當中的《賈誼傳》有提及:「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 

西漢知名學者賈誼從小就研究詩經,又因為他才學過人,文筆優美,所以早在他十八歲時就被河南郡守吳公召致門下,成為了郡守門客。後來等到漢文帝登基時,22歲的賈誼就因吳公的推薦成為了博士。宮中眾多才俊中,賈誼的年齡最為年輕,加上很多時候他都有自己精闢的見解,因此文帝也越來越欣賞他。不僅事事詢問他意,還把他擢升為太中大夫。

然而,就在當時發生了這樣一件大事。丞相絳侯周勃被人誣告謀反,而在眾人都默不作聲時,賈誼寫了一篇《論政事疏》,建議皇上對罪臣應從輕處罰,不要動不動就割鼻黥面。大家可能會想,這不就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說法相反嗎?同樣地,漢文帝也很好奇為甚麼賈誼會這樣想,於是便喚他前來解釋。

賈誼見過文帝後,便問道:「陛下,您聽說過富人破玉盂之事嗎?」見皇帝搖搖頭,賈誼笑了一笑就接着說:「臣所提及的這個富人是一個古董收藏家。有次,他偶然得到一件名為玉盂的稀有古董。因為玉盂工藝精美,所以富人可以說是對它愛不釋手⋯⋯」文帝似乎也被故事吸引了,點點頭讓賈誼繼續說下去。「可是,沒想到有天晚上居然有隻老鼠跳進了玉盂中吃裡面的剩菜。恰巧,老鼠那蜷蜷縮縮的模樣被這個富人看見了。富人一氣之下,就抄起了塊石頭,猛的一下向老鼠砸了過去⋯⋯」賈誼語音甫落,文帝就不禁追問道:「那玉盂不也就碎了嗎?」賈誼微微頷首,眼帶笑意地說:「是的,老鼠死了,但珍貴的玉盂也被打破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言盡於此,文帝仍然不懂這與《論政事疏》有甚麼關係,只得緊盯着賈誼,暗示他把話說得明白點。「陛下,皇帝、大臣、百姓,就好比房子、階梯和地面。房子看上去能如此恢宏是因為有階梯把房子和地面隔開了。要是沒了階梯,房子就不會那麽雄偉了。上大夫與皇帝關係密切,如果讓官員與老百姓受一樣的懲罰,那麼皇帝的權威也會隨之減弱。如果為了打老鼠,卻傷到一旁珍貴的器皿,那不就不劃算了嗎?」

說到此,文帝終於明白賈誼的意思。打老鼠還要顧忌器皿,何況是處罰臣子呢?可是,難道大臣犯法就不用懲罰了嗎?賈誼知道文帝誤會了,便繼續解釋道:「臣子犯錯,免不了一頓責。陛下可以罷免他,可以賜死他,但還是要顧及大臣的顏面,避免使用刑罰。皇帝約束大臣,應當以禮約之。一味用法,只怕會重蹈亡秦之轍啊!」

賈誼的這番言論深得漢文帝的認可,自此之後,就有了「大臣有罪,皆自殺,不受刑」的說法。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因此提煉出成語「投鼠忌器」,意思是指做事有所顧忌,不敢下手。

曲水流觴是一古老遊戲,最早與上巳節的祓禊儀式相關。玩法是將酒杯放置在彎曲的水渠上,讓酒杯隨水流漂流,當酒杯停在某人面前時,該人便取杯飲酒。這種活動不僅是飲酒的樂趣,還結合了詩歌創作,參與者在飲酒的同時即興作詩,增添了遊戲的文雅氛圍。

「以文會友」的遊戲

這種遊戲源於周代的祓禊儀式,這是一種用水洗滌身體以去除不祥的祭祀活動。漢代時,這一習俗演變為在水邊宴飲的活動,並逐漸發展成為曲水流觴的遊戲形式。王羲之《蘭亭集序》記錄一群文人雅士進行曲水流觴(原文為流觴曲水),在飲酒助興之下創作出千古流傅的《蘭亭集序》,是最出名的曲水流觴活動記載。

現代的文藝復興

在現代,曲水流觴的文化活動被重新演繹,許多地方舉辦類似的雅集,讓人們在自然環境中體驗古人的生活方式。例如台南的深緣及水善糖文化園區提供曲水流觴的體驗,讓參與者在漂漂河中享受茶道文化,並感受古代文人吟詩的氛圍。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遊客,也促進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傳承,並能夠享受當下文青風雅的氣氛。

曲水流觴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化活動,至今仍然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它不僅是對古代文人生活的回顧,也是現代人追求文雅生活的一種表現。

觀看相關片段按以下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jNi15os_s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