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紅襖軍兵戎相見 一句「兔死狐悲」免悲劇

史空穿梭

紅襖軍兵戎相見 一句「兔死狐悲」免悲劇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紅襖軍兵戎相見 一句「兔死狐悲」免悲劇

2025年02月10日 20:00

「兔死狐悲」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元代脫脫所撰寫的《宋史・李全傳》中,當中有言:「寶慶三年二月,楊氏使人行成於夏全曰:『將軍非山東歸附耶?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獨存?願將軍垂盼。』全諾。」

南宋時期,金人侵略,因此形成了南北兩地宋金對峙的情況。然而,金朝作為新興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仍然十分濃厚。不堪其苦的山東老百姓都紛紛加入了起兵抗金的陣營,而當中楊安兒、李全等領導的幾支紅襖軍便是規模較大的起義軍隊。

紅襖軍。(網上圖片)

紅襖軍。(網上圖片)

可是,起義軍隊又怎會敵得過金人的軍隊呢?早在義軍起事前,金人就憑着精銳的鐵騎兵和火器先後打敗了許多強國,所以在金人殘酷的鎮壓下,起義軍首領楊安兒不幸犧牲。為了安撫群龍無首的紅襖軍,楊安兒的妹妹楊妙真唯有肩負着兄長的遺願,繼續率領起義部到各地鬥爭。

楊妙真因為能騎善射,所以自稱「梨花槍天下無敵手」,甚至在紅襖軍中被眾人尊稱為「姑姑」。隨着金兵在戰事上的逐步施壓,就算是楊妙真也感到相當吃力。在看到起義軍人數日溢遞減後,楊妙真與另一位紅襖軍首領李全在磨旗山會合,並結為夫婦。由於情況不樂觀,夫妻兩人為了抗金事業能夠順利進行,只好投歸宋朝。接受了南宋朝廷招安後,紅襖軍不但被冠以「忠義軍」之名,更可獲得糧餉,實在是喜事一樁。

影視劇中的楊妙真。(網上圖片)

影視劇中的楊妙真。(網上圖片)

只是好景不長,駐紮在楚州一帶的忠義軍終被南下的金兵包圍。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忠義軍只得向金軍投降。沒想到金軍來襲沒多久,宋朝就馬上派太尉夏全前來攻打楚州,這令李全的處境十分危急。眼看早已疲倦不堪的將士們,楊妙真心中也焦慮萬分。突然,她靈機一觸,心想:夏全這人先前不也是山東起義軍的將領嗎?說不定可以從他那入手呢!

一想到這,她就立刻派人求見夏全。待夏全接見她後,她就恭恭敬敬地低着頭說:「夏將軍,我知道您跟我們也一樣是從山東率眾歸附宋朝,也知道我們一路走來多不容易啊!您怎麼忍心帶兵攻打我們呢?狐貍和兔子本是同類,要是狐貍死了,兔子也自然會悲傷;如果把李全消滅了,難道您以為自己可以獨自活下去嗎?」說完,楊妙真還大大地嘆了一口氣,側身拭淚道:「真希望我們之間不要相互殘殺啊⋯⋯」聽過楊妙真一番情深義重的話後,夏全也似乎被說服,打消了攻打楚州的念頭。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世便據此典故引申出「兔死狐悲」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因同類的死亡或失敗而感到悲傷;含貶義。

曲水流觴是一古老遊戲,最早與上巳節的祓禊儀式相關。玩法是將酒杯放置在彎曲的水渠上,讓酒杯隨水流漂流,當酒杯停在某人面前時,該人便取杯飲酒。這種活動不僅是飲酒的樂趣,還結合了詩歌創作,參與者在飲酒的同時即興作詩,增添了遊戲的文雅氛圍。

「以文會友」的遊戲

這種遊戲源於周代的祓禊儀式,這是一種用水洗滌身體以去除不祥的祭祀活動。漢代時,這一習俗演變為在水邊宴飲的活動,並逐漸發展成為曲水流觴的遊戲形式。王羲之《蘭亭集序》記錄一群文人雅士進行曲水流觴(原文為流觴曲水),在飲酒助興之下創作出千古流傅的《蘭亭集序》,是最出名的曲水流觴活動記載。

現代的文藝復興

在現代,曲水流觴的文化活動被重新演繹,許多地方舉辦類似的雅集,讓人們在自然環境中體驗古人的生活方式。例如台南的深緣及水善糖文化園區提供曲水流觴的體驗,讓參與者在漂漂河中享受茶道文化,並感受古代文人吟詩的氛圍。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遊客,也促進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傳承,並能夠享受當下文青風雅的氣氛。

曲水流觴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化活動,至今仍然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它不僅是對古代文人生活的回顧,也是現代人追求文雅生活的一種表現。

觀看相關片段按以下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jNi15os_s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