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厘島G20到曼谷亞太經合組織APEC兩大峰會,習近平主席密集會晤了全球十九國領導人。我們展開了「大國外交」時代,關鍵在於一出手美國的「聯盟反中」戰略便破了防。

中國開啟大國外交時代。AP圖片
先算一下中國大外交的成績單,美國官媒《美國之音》評細列出︰「習近平在G20峰會期間,(習拜會之後)依序會晤了法國總統馬克龍、荷蘭首相呂特、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韓國總統尹錫悅、塞內加爾總統薩勒、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印尼總統佐科維及意大利總理梅洛尼。」
然後,「緊接在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又會見了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汶萊蘇丹哈桑納爾、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佩、智利總統博裡奇和泰國總理巴育。」稍後,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將於11月27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大外交成果是美國無法利用聯盟他國共同制裁中國、孤立中國,一是過去圍堵蘇聯的舊套路無法施於不結盟不組幫派的中國,因為中國是全球化的引擎,蘇聯不是;二是中國不是上世紀80年代自詡as number one的日本,雖然美國打算完全切斷中國的半導體芯片技術;最後,想複製南斯拉夫戰亂拖垮歐元經濟體、外交一體化歐洲的地緣政治策略,施於台海、南海也不現實,除非美國準備終須一戰,可是美國想「不戰而屈人」,於是主動要跟中國防長講清楚美國的「淆底」想法。
台灣時評員賴岳謙總結以上觀察,分析美國的外交策略被中方看穿了底牌,美國提出「聯盟抗中」無法達到一致的利益,美國又沒有本事更無魄力逐一對有「離心」的盟友威迫利誘,於是目送一個一個國家倒向中國,就算美國以為有最大影響力的半導體聯盟也開始出現裂痕。
《環球時報》最新報導︰「美國呼籲禁止向中國出售更多芯片設備,荷蘭抵制」。荷蘭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施賴納馬赫爾表示,向中國出售半導體設備的問題上,荷蘭將捍衛本國的經濟利益。她一周內連續兩次就該問題表達荷蘭政府的態度。強調該國不會『完全照搬』美國限制對華芯片出口的措施,會在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磋商後做出自己的評估。
分析認為,「荷蘭高級官員的上述表態表明,荷蘭不願順從華盛頓切斷中國半導體技術供應的企圖。同時,美國在圍堵中國方面所採取的措施也在遭受其盟友的質疑。」
眾所周知,荷蘭的「國寶」是阿斯麦公司,佔全球芯片製造設備光刻機市場份額的60%以上。中國是阿斯麥全球第三大市場,營業收入達27億歐元,約佔其2021年全球營業額的15%。可是從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一直遊說荷蘭禁止該公司向中國出售高端光刻機。在美國的強迫下,阿斯麥公司目前已無法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極紫外線光刻機(EUV),但仍可以銷售上一代的深紫外線光刻機。不過,美國準備趕盡殺絕,陸續派出官員赴荷蘭施壓,要求阿斯麥公司擴大對中國的禁售範圍。如是者,荷蘭便反彈了。
中國大外交之所以打破美國的圍堵,道理很簡單,所有國家都可以同時跟中國及美國交朋友,建立關係,只要不損害中國利益就行。美國就要求絕對的選邊站隊,有中就無美,這等如未入會先交大筆會費,還要購買大手的消費券,仲有,你要簽字保證不能幫襯隔離的中國。
美國說中國是一個強權國家,大家要敬而遠之,殊不知美國行為如強盜,你說怎會有朋友,除了少數的英語圈跟班之外。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