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近期接受訪問表示,Tesla目前的競爭對手主要來自中國,因為「中國對製造業的信念非常強大」。當他將中美兩國工人的狀態進行比較時,盛讚了中國工人的才華和努力。
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AP圖片
「特斯拉老闆馬斯克稱讚了中國的工人」,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0日報道稱,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接受採訪時,對中國工人和美國工人的狀態做出了比較。
報道稱,這位世界首富是在接受《金融時報》的在線採訪時表示這番比較言論的。當被問及目前有哪家電動汽車初創公司給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時,馬斯克先是稱讚了大眾汽車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的成就,隨後,他表示特斯拉目前面臨的競爭主要來自中國,而特斯拉在中國上海有一家製造廠。
報道稱,馬斯克並沒有提到其美國市場的競爭對手——美國新能源汽車初創企業Lucid Motors和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Rivian,而是稱讚起中國。馬斯克說,「我認為中國將出現一些非常強大的公司,中國有很多超級有才華而又勤奮的人,他們對製造業的信念非常強大。」
馬斯克稱,「他們(中國工人)不僅會工作到深夜,他們會工作到凌晨3點,他們甚至不會離開工廠,而在美國,人們卻盡量不去上班。」
馬斯克的言論得到不少網友認同。
有網民也做了番對比稱,馬斯克說的沒有問題。「中國人也購買汽車。在中國開工廠是明智的。大多數『美國』公司將業務外包給中國(或墨西哥、越南等)。大多數『美國工人』過度擰緊螺栓、猛擊軸承,並要求 70 美元/小時(的工資)。」
馬斯克此前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恢復了「相當高水平」的產能。AP圖片
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去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超過16萬輛汽車的海外市場交付,滿足歐洲、亞洲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需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4月19日復工,已有約8000名員工到崗。馬斯克此前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恢復了「相當高水平」的產能,今年有望生產150萬輛汽車,較2021的產量增加50%以上。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特別是激進的關稅立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批評。更加諷刺的是,視中國為敵人的美國人佔比正明顯下降,與特朗普挑起關稅戰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
美國財經頻道CNBC最新調查顯示,由於特朗普對關稅、通脹和政府支出的處理方式引發廣泛不滿,他在經濟問題上的支持率創下總統生涯新低。調查發現,在經濟議題方面,特朗普的支持率為43%,反對率為55%,其中關稅政策是受訪者整體不滿的一個重要原因,49%受訪者反對全面徵收關稅,認為對美國工人、通脹和整體經濟不利,也有60%受訪者不滿特朗普處理通脹的方式。
AP圖片
調查又顯示,特朗普連任帶來的經濟樂觀情緒已經消失,現時有更多美國人認為經濟會比2023年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差,對股市急劇轉向悲觀。57%受訪者認為,美國很快會陷入或現時已陷入經濟衰退,比去年3月的同類調查多17個百分點。
參與此次調查的民主黨民意調查機構哈特事務所(Hart Associates)的合伙人坎貝爾表示,特朗普二度執政的初衷就是改善經濟,但到目前為止,人們並不滿意他們看到的結果。
該民意調查於4月9日至13日對1000名美國人進行,誤差幅度為3.1個百分點。
當地時間4月18日,包括兩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數十名國際頂級經濟學家發表了一份「反關稅宣言」,批評特朗普政府當前正在實施的單邊關稅政策,稱其「誤入歧途」。
宣言的一些知名簽署者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克曼和史密斯,經濟學家、前德州共和黨參議員格拉姆,以及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曼昆。
宣言說,現任政府的關稅政策是出於對普通美國人面臨經濟狀況的錯誤理解,預計美國工人將承受這些判斷失誤政策的衝擊,包括物價上漲和自身造成的經濟衰退風險。
宣言又說,美國威脅並對其他國家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是使用錯誤和臨時的公式計算的,沒有經濟現實依據。
本屆美國政府信仰單邊關稅政策,多名核心總統經濟團隊成員言必提美國獨立後首任財長漢密爾頓及其秉持的以高關稅保護美國製造業的政策立場。
對此,參與聯署的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政府曲解了美國歷史,自由地生產和貿易,是美國建國以來取得經濟成功的根本之道。
「反關稅宣言」獲得逾千個簽名。
而在特朗普幾番對中國加徵關稅、激化對華貿易戰的同時,美國社會對中國的敵意卻降溫了。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不再「負面視華」的美國人五年來首次增加了,對中國的總體態度略見緩和。
從黨派差異來看,共和黨支持者對中國態度的緩和幅度更大。與去年相比,稱中國為「敵人」的共和黨人比率下降了14個百分點;在民主黨人中,該比率也減少了6個百分點。
皮尤研究中心上月底對3600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4月17日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有77%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雖然仍屬高位,但較去年下降4個百分點,是五年來首次出現明顯回落。
皮尤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大多仍然負面,但態度確實有所緩和。」
盡管如此,在對華貿易這一問題上,美國公眾顯得更為審慎。調查發現,46%的美國人認為美中貿易對中國更有利,不過,僅有少數人相信加徵關稅將改善美國經濟或他們自身生活的狀況。
此外,認為中國為「美國敵人」的比率降至約三分之一,低於去年的42%。在「哪個國家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這一問題上,42%選擇中國,較2023年同類調查減少8個百分點。
由於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宣布對華加徵高關稅,雙邊貿易受到衝擊,地緣對抗日趨緊張之際,美媒坦言,這一緩和跡象頗出人意料。因為美國兩黨近年均強硬對華,特朗普也指控中國對美國的貿易行為已使美國工業空洞化。
換言之,對於特朗普針對中國的無理指責和政策,美國民眾並不買賬。而就在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徵145%所謂「對等關稅」後,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相互進行關稅報復已經使雙方貿易戰陷入僵局。中方已明確表示,除非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展現尊重,才可能與美談判關稅問題。